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10.1《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件(共73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别了“不列颠尼亚”
- 资源描述:
-
1、一 情 景 导 入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什么?“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和旅大(旅顺大连)的简称盛世紫荆紫荆花雕像一 情 景 导 入七子之歌香港闻一多我好比凤阁(g)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dn)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离散和哭泣,伤痛与屈辱已成为历史,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
2、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铭记这一刻,中华儿女更会铭记这一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一历史时刻!别了,别了,“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真实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文章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二、文本解读(一)知识积累1.背景介绍
3、2、“不列颠尼亚”简介:不列颠尼亚是罗马帝国对于大不列颠岛的拉丁文称呼。不列颠尼亚被罗马人神化,称不列颠女神。“不列颠尼亚”,成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她的现代形象通常是身披盔甲,手持三叉戟和盾,在本文中指“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不列颠女神中英双方代表签订南京条约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香港问题由来3、了解香港走近文本 再现香港的屈辱历史香港问题由来1860年: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条约,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
4、香港问题由来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给中国。中英联合声明此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一国一国两制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大陆港澳台港澳台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前提和核心前提和核心主体补充补充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
5、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是实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内涵天安门广场庆祝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香港回归场面东方之珠感受香港今日的灿烂与辉煌香港夜景香港红勘体育馆香港海滨长廊香港码头香港迪斯尼乐园香 港 街 景鸟瞰香港夜景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星光大道李小龙香港紫荆花广场升旗仪式4、新闻知识(1)、定义与特点: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一般采用客观报道形式,只用叙述手法,有时也适当进行一些描写,以增强具体性和现场感,没有特殊的必要,不应在消息中发表议论和抒情新闻(2)、新闻的分类: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3)、
6、新闻六要素:狭义的新闻就是消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1、标题2、导语3、主体4、结尾5、背景(4)、新闻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5)哪几部分是缺一不可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6)、新闻标题,它是用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题、引标题、副标题(7)、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说明最主要的事实或思想.字体最大的.副标题:又名子题,位于主标题之后,是对正题的补充和解释。(8)、导语:一般指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新闻的中心思想。
7、(9)、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10)、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11)、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 等。(12)、新闻的基本特点:1、真实性2、时效性3、客观性4、篇幅小朗读课文问题1、别了,“不列颠尼亚”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它的新颖,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读了本文,你觉得标题有什么特点和深意?(二)、筛选信息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1
8、)、旧题新用意味深长;(2)、句式倒装,重在突出、强调;标题有两层含义:“别了,不列颠尼亚”表面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实际的意思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3)、一语双关,匠心独运。问题2、本文的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分别是哪些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1、导语(第1段)2、主体(第210段)3、结语(最后1段)英国米字旗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具体报道了英方撤离的过程。总结全文。从米字旗的降落到五星红旗的升起
9、,英国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香港掀开了新的一页。4、背景:港督府变迁(第4段)问题3、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事件。港督府第一场景:6月30日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三自然段)彭定康和女儿离开总督府第二场景:6月30日下午4时40分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第三自然段)第三场景:6月30日下午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第五、六自然段)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第四场景:6月30日下午7时4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降下英国国旗。(第七自然段)第五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10、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八自然段)第六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在中国南海,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十自然段)别了,“不列颠尼亚”问题4、文中三次写到降旗,各有什么意义?(三)能力提升别了,“不列颠尼亚”第二次降旗(7段)港岛上的每天一度的降旗,平时,这一次降旗是很平常的,但这一次 降旗意义非常大,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一次降旗(3段)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这标志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别了,“不列颠尼亚”第三次降旗(8段)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易帜它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
11、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问题5、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中国人民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问题6、这篇课文语言庄重而含蓄,细读语句,体会其深刻涵义。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含义:“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问题7、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425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