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13:第3课 囚绿记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13:第3课 囚绿记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课件 13
- 资源描述:
-
1、第3课囚绿记陆蠡新课助读本文写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作者处在上海成为“孤岛”的时期。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当年11月上海沦陷,当时陆蠡的内心是压抑而痛苦的,情感是复杂的。但是他并没有对前途失去信心。他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想起一年前暂住北平时,窗外的一棵常春藤。当时,在古都北平,居住在阴暗潮湿房间里的陆蠡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自然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春藤无比眷恋,于是曾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但是陆蠡发现,被囚在室内的常春藤“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由此作者想到了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陆蠡(19081942
2、),原名陆考原,字圣泉。浙江天台人。“陆蠡”是其笔名。我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42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1983年4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滨孙漂流记等。孤岛文学:“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此时此地的文学被称为“孤岛文学”。自主梳理1.注字音2.写汉字句段点评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点评:这句话采用了排比的句式,抒
3、发了作者对“绿”的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作者把绿色当作生命、希望、慰安和快乐的象征,高歌“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这正是作者当时焦渴心境的自然显露。下文“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中的“等焦”准确地表现了这种心情。作者生活在大都市北平,举目无亲,心情焦渴,正需要绿色来愉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灵。另外,这句话还为后面写作者与绿枝条的“亲密交往”起铺垫作用。2.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点评:这是一个饱含情感的拟人句,表现了作者和绿的心灵相通,也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从下文“囚绿”以后“我”的一些心理活动看,这时“我”对绿的
4、理解并不是很深入,只是“我”对绿一厢情愿的欢喜,而这种欢喜促成了“我”的自私心理,为下文写绿被囚蓄势。3.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点评:这是作者集中抒情的一个语段,“快活”“留恋”直接表明了绿色给“我”的感受和“我”对绿色的喜爱;“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写了时光之快,侧面表现了绿色给“我”带来的欢欣,使“我”不再疲累于都市灰暗的天空,让“我”快活地度过了两个月的美好时光。“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