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寡人之于国也第0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08 寡人 国也第 03 课时 解析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第03课时)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树之以桑(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3)然而不王者(4)王无罪岁2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五种判断方法1观前。名词前有助动词、副词修饰限制,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如:(1)然而不王者。句中“王”前有副词“不”修饰限制,活用作动词,意思为“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2)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草药)句中“芽”,前有副词“已”的限制,活用作动词,意思为“发芽”。2视后。名词的后面带有宾语、补语,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如:(1)填然鼓之。句中“鼓”后带了宾语“之”,活用作动词,意思为“击鼓”。(2)
2、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句中“军”带了补语,活用作动词,意思为“驻军”。3察动。通常一个单句中应该有谓语动词,如果没有,而是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则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如: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1.(1)种植。(2)穿。(3)为王。(4)归咎、归罪。2.供养活着的人;死去的人3.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1小结课文中孟子的政治理想。课文中孟子的政治理想有两层:王道之初,实行保民政策:不违农时,保护鱼类,按时砍伐,使民有其食。王道之成,实行教民政策:鼓励养蚕,繁殖六畜,生产粮食,兴办教育,使民养成高尚道德。2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哪些施行“王道”的措施?实质是什么?施行后会取得怎样的效果?措施
3、实质效果王道之始:恤民养民不违农时发展生产,兴旺副业,促进物资生产,打好生活基础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民养生丧死无憾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王道之成:保民教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发展经济,搞好生活,保障民生;注重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稳定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数口之家可以无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3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重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色鲜明。(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为喻,从
4、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式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收成不好,荒年B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胜:尽C养生丧死无憾 憾:遗憾,不满D斯
5、天下之民至焉 斯:这样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A两个“夺”不同,两个“发”相同 B两个“夺”不同,两个“发”不同C两个“夺”相同,两个“发”相同 D两个“夺”相同,两个“发”不同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C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4下列各句与“大王来何操”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非我也,岁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树之以桑5下列句式不属被动句的一项是A不
6、拘于时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时期以来,叙利亚政府军加大了对反政府武装的攻击力度,在霍姆斯地区甚至动用了坦克等重武器,在政府军的强力打击下,反政府武装弃甲曳兵、溃不成军,纷纷撤出了占据的地区。B至于说房地产没有交通领域腐败,那就更是五十步笑百步了,近些年,房地产行业被揭露的腐败现象日益增多,目前,已有多个省市的高官因此落马。C农村医保、低保的实施,使这些孤寡老人打消了“养生丧死”的忧虑,他们生活得平静、幸福,无不感激党和政府的关爱。D榕树就是这样,它把自己的生命种植在生命难以存在的山岩石壁上,
7、生长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树,让自己成长为伟大的生命。7寡人之于国也中有“数罟不入洿池”的话,史记中也有“网开一面”的说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滥采滥伐,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请针对这一共识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形式工整,20字以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
8、,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
9、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节选自孟子尽心下)【注】万章:孟子的门徒。狷(jun):拘谨有所不为。琴张、牧皮:均为人名,身世未详。曾皙:孔子的弟子。嘐嘐:志大言大,言行不一。夷:句首助词,无义。原:同“愿”。踽踽(jj):孤单的样子。佞(nng):能说会道。慝(t):奸邪。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夷考其行考:考察B我不憾焉者憾:仇恨、怨恨C生斯世也斯:这D孔子以为德之贼贼:残害的人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而不掩焉者也一乡皆称原人焉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A与
10、相同,与不同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3以下五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都属于批评“原人”的一组是非之无举也孔子以为德之贼恶利口,恐其乱信也居之似忠信恐其乱德也ABCD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孟子的弟子万章,对孔子身在陈国却思念鲁国的狂放之士感到不解,认为是错误的。B孔子在交友的过程中,首选中道之士,次而选狂放之士,再次选狷介之士;对于乡原之士深恶痛绝,不与交往。C孟子认为狂放之士虽然胸怀大志,并能讲一番道理,但他们的行为却常常不能与他们的语言相一致。D孟子认为,孔子身在陈国却思念鲁国的狂放之士是正确的。5(1)用“/”给文中字体加粗部分断句。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
11、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2022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