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13辛弃疾词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95590
  • 上传时间:2025-11-13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554.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13辛弃疾词三首 WORD版含解析 2019 2020 学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玉簪(zn)阑干(ln) 凤箫(xio)妩媚(w)B浊醪(lo) 庶几(sh) 援例(yun) 遥岑(cn)C螺髻(j) 堪脍(hu) 揾英雄泪(wn) 鲈鱼(l)D搔首(so) 沉酣(hn) 阑珊(shn) 蓦然(m)解析:选D。A项,“妩”应读w。B项,“庶”应读sh。C项,“脍”应读ku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宝马雕车秋风潇瑟千里清秋风调雨顺B老生长谈 献愁供恨 束之高阁 断鸿声里C笑语盈盈 完璧归赵 红巾翠袖 落日楼头D蛾儿雪柳 竟来相娱 交游零落 述而不作解析:选C。A项,潇

    2、萧。B项,长常。D项,竟竞。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岑:小而高的山B阑干拍遍 遍:一遍C灯火阑珊 阑珊:零落稀D交游零落 零:稀少解析:选B。遍:普遍,全。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句是()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B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解析:选C。A.水随/天去;B.树/犹如此;D.不见/吾狂耳。5填空。(1)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中“_,_,_”几句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蕴含着相似的情感。(2)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中“_,_,_”

    3、几句抒发了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3)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一词中化用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之意的句子为:_,_、_。(4)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一词中词人感慨知音稀少的诗句为:_,_。答案:(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2)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4)知我者二三子二、阅读鉴赏(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

    4、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6“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答:答案:词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词人北望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像美人头上的玉簪,有的像螺型的发髻,从而想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原人民,想到大好河山没有收复,心情逐渐沉重。远处的群山仿佛带着愁和恨一样一一映入眼帘。在这里,表面上是写景,实则是借景抒情,情和景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达到难以分割的境界。远处群山越美,引起的怨恨越深。本来是因想到人民和国土沦丧而发愁,却偏说山向人献愁供恨,这种移情及物的拟人手法

    5、,使要表达的感情更加深刻。7作者为何自称“江南游子”?答:答案: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可是南宋统治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复失地,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8词中的元夕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答案: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

    6、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作者写喧闹的灯火场景,正是为了反衬“那人”的形象。越写灯火热闹,越见那人的孤高性格。对灯火的描写,起到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9“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那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答:答案:“那人”是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她不随波逐流,不图热闹,独立自主,自尊自爱,有自己的追求,卓然于世,独芳自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贺 新 郎 辛弃疾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

    7、,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10“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答:答案: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这句话是说人与青山互观互赏,互猜互解。词人既然在人世找不到知音,就寄望于青山能洞悉自己的心事,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这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来逃避现实的做法。寄情山水,聊以慰藉自己的不得志。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汅的高洁之志。11分析“

    8、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中“空”字和“笑”字的含义。答:答案:“空”言其一生都白白地过去了。既然大半生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如今年老体衰,再言愁还有什么用呢?面对人间万事万物只好付之一笑。所以这一“笑”字隐含着词人无尽的悲愤和无限的苍凉。(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2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答: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

    9、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13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答: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声 声 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辛弃疾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

    10、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千古怀嵩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注】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怀嵩: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嵩洛之意,后终回故乡嵩山。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华胥梦: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片前五句以来往行人

    11、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气势。B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C道旁巡卒不断,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安定繁荣景象,让词人无法抑制喜悦的心情。D这首词豪放雄伟,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表现出词人胸怀天下的情怀。解析:选B。B项,“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错。15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答案:这首词豪放雄伟,情感起伏跌宕,表现出词人胸怀天下的情怀。欣慰之情。今年太平万里,金兵没有来侵扰,老百姓获得了一个安定丰收的好年景。悲痛之情。西北神州,依然沦落敌手,国家南北分裂,中原沦落,自己故土

    12、难回,悲痛忧伤。喜悦(自信)之情。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词人转悲为喜,又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让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黄帝梦中华胥国那样宁静和平。三、语言表达16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20个字。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目。据学者的最新统计,_,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拆旧,是因为旧的文化遗存“挡”住了城市发展的脚步;仿古,则是_。破与立之间,折射出

    13、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解析:第一个空主要根据上文的“仿古”和下文的各地花大钱来“复古”这些信息来填,后面是举出的例子,所以所写内容应该从全国的层面上来说;第二个空既是对前面信息的仿写,也是“仿古”的理解和后面信息的衔接,填写的内容应该突出“文化资源的发展”。答案:全国有不少城市欲斥巨资重建古城希望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发展契机把栏杆拍遍(节选) 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

    14、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掠,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二十几岁的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但世上的事并不都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快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

    15、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

    16、,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山,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

    17、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惟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

    18、,山河碎,心不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这是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就读过的那首著名的菩萨蛮。他得的是心郁之病啊。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

    19、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

    20、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可能燃烧,可能炸响,可能振聋发聩。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有人说辛词其实也是婉约派,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

    21、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涨,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

    22、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苗草。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赏评“阑干

    23、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阑干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阑干拍遍”。在词人把阑干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奈、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这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在写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联想丰富;以评带传;善用对比。-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13辛弃疾词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559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