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看云识天气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教案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要点点拨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学习过程一、 预习检测1、 给加点字注音轻盈( ) 匀称( )( ) 崩( )塌 一霎( )间2、 解释下列词语预兆:弥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二、 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思考3、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4、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三、赏析语言5、本文运
2、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对云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摹,由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文中找出几例加以分析。6、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造句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每当月光照在地上,像四、拓展延伸7、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五、学习小结8、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达标测试(一) 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1)鱼鳞( ) (2)峰峦( ) (3)一霎间( )(4)冰雹( ) (5)弥漫( ) (6)圆弧 ( )2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2)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层,叫卷云。(3)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3、“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又是如何来展示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二)课内阅读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4、。另有一种比晕下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正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 。还有一种云彩常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就有“ ”的谚语。 41、把“东虹轰隆西虹雨”的意思填在处: 。根据语段的内容把相关的一句谚语填在处: 。2、联系全文从内容与结构上分析一下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5、。3、你认为本语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加以分析。4、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2)还有一种云彩常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5、本语段比较突出的是引用了谚语来进行说明,请说明原因,并分析它的作用。(三) 拓展阅读。绿叶净化空气(1)假日里,你到田野、公园或山林去走走,看到绿树成阴,芳草遍地,作物繁茂,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顿时会感到空气清新,心旷神怡,精神舒畅。绿色世界是多么美啊!(2)你知道,这一切好处,都是绿色植物带来的。可是,绿色植物又是怎样默默工作的呢?(3)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动植物,都要进行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现代
6、工业的发展,对氧气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也越来越多。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变化不大,这是怎么回事呢?(4)原来,地球表面的陆地上覆盖着大约37亿公顷的森林和13亿多公顷的草地。绿叶的细胞里有大量的叶绿体,它含有一种绿色的色素叶绿素。据科学家研究,绿叶是一个奇妙的“绿色工厂”,它的“车间”是叶绿体,“机器”是叶绿素,动力是太阳光。通过光合作用,把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加工制造成淀粉,并且放出氧气。植物还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由于白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要比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多20倍,所以,总的收支,消耗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空气中的氧。(5)据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