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专题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传承家风》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学习活动 孝亲敬老,传承家风
- 资源描述:
-
1、专题学习活动 孝亲敬老,传承家风【核心素养】文化自信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美德,传承优良家风。(重点)语言运用在活动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搜集孝亲敬老故事,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理解“孝”的内涵;传承优良家风。(难点)审美创造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心存感激、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用感恩的心态努力学习,积极生活。【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搜集、分享孝亲敬老故事。2.学会设计板报。3.理解“孝”的内涵【课前准备】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选出小组长。【教学过程】一、唤醒“孝”1. “天大地大,父母恩大”,父母是养育我们的人,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世间最爱我们的人。阅读下面两则材
2、料,感受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并说说阅读后的体会。资料一: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一辆满载乘客的缆车到达山顶后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缆车缓慢滑行了30多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了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最终,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离开了人世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的爱!资料二:“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3、。”(大意: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但上天无情,想要报答父母也没有机会了!)预设父母是养育我们,时刻担忧我们,甚至在危机时刻能用生命来保护我们的人,所以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去报答父母。2.父母这种伟大的爱让我们震撼,而父母在生活中对我们点点滴滴的关怀,也是他们爱的表达。在日常的生活中,哪些事让你感受到父母的爱?(学生自由发言)3.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下成长,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预设我们对父母要有感恩之心,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用“孝”来回报他们。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阅读两则材料和回忆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令人感动的事,激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唤醒
4、学生的“孝”的意识。二、分享“孝”1.“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是最核心最基础之所在。历代统治者对“孝”推崇备至,将“孝治天下”作为治国之道,因此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留下了许多有关“孝”的故事,如汉文帝亲尝汤药、子路百里负米。你们还知道哪些与“孝”有关的故事?请分享给大家。预设闵子骞芦衣顺母、王祥卧冰求鲤、缇萦救父、黄香温席、董永卖身葬父、孟宗哭竹等。2. 时代在前进,“孝”文化也一直在传承和发扬。请观看2024第三季度“中国好人”王秀杰的事迹,并说说自己的感悟。(学生观看视频,讨论发言)预设王秀杰,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云梦山景区管理处职工。21年来,王秀杰以无私大爱书写
5、了“好媳妇”的动人篇章。2003年,时年24岁的王秀杰步入婚姻殿堂仅3个月,婆婆就因脑出血住进了医院。婆婆住院期间,王秀杰日夜守候。当她发现自己怀孕后,依然强忍着身体不适,一心一意地照顾婆婆。婆婆病情稳定后,王秀杰每天都坚持给婆婆翻身、捶背、按摩、喂水喂饭,照顾得细致入微,没有一句怨言。教师小结:从古代的子路、闵子骞,到现在的王秀杰,他们在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的熏陶下,把“孝”的行为和美德融入自己的血液里,给我们做出了“孝”的榜样。他们的孝心感天动地,他们的孝行激励他人。3.布置课后作业。课后给课堂上所分享的人物设计一期板报。设计意图讲述古代的孝心故事和观看孝心少年的视频,通过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学
6、习他人“孝”的行为,接受“孝”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孝”心,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奠定基础。三、认识“孝”1.古代会意字“孝”是这样写的(屏显图片),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对“孝”的理解。师提示: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上图为金文中的“孝”字,它上面是一位弯腰驼背的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表示孩子搀扶老人。预设孩子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即为“孝”。2.“孝”只是对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吗?阅读下面的名言,说说古人是怎样看待“孝”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预设古人认为“孝”不仅指赡养、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还应该扩大到孝敬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长辈,体谅、关
7、心、敬爱所有的长辈、老人。3.我国古代一些文章中有很多对“孝”的论述。阅读下面语句,想一想:“孝”仅仅是赡养父母和长辈吗?“孝”还体现在哪些方面?(1)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3)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祭义(4)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礼记中庸(5)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教师提示各句大意,学生自由讨论、发言)预设孝不仅仅是赡养父母和长辈。孝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养其身,满足父母物质生活上的基
8、本需求,在父母生病时要精心照顾,这是孝的最低要求。其次是养其心,没有“敬”和“爱”,谈不上孝,尊敬父母,应该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使其心情愉悦,这是孝的较高层次。最后是养其志,继承其志,让父母的精神志向延续传承,发扬光大;立身于世,有所建树,实现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这是孝的最高表现。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理解“孝”的含义。分别从字形上了解“孝”字的意思、从名言中理解“孝”的范围和“孝”的具体内涵,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了解“孝”文化。四、省察“孝”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不符合“孝”的要求,比如下面材料中描述的一些同学的行为。1.有的同学觉得父母管得太多,与父母发生矛盾和争吵,甚至产生离家出走
9、的念头。2.在学校,爱与人攀比,比吃的零食、穿的衣服和鞋子,经常埋怨父母,觉得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如他人,却从未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工作中的困难。3.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不尊重父母,认为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经常与父母顶嘴,不接受父母的教育。4.从不记得父母的生日,从来没有给父母送过礼物,从未了解、关心过父母。学生活动:1.对于以上这些行为,谈谈你的看法。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准备怎样劝诫他们。(学生讨论、发言)预设与父母吵架,嫌弃父母、埋怨父母,或有离家出走的念头等,这些都是不对的。父母生我们养我们,都很不容易,我们应该体谅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给予他们尊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谓“身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892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专题10 说明文阅读(课件)--小升初衔接语文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