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辅导9 记承天寺夜游.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辅导9 记承天寺夜游 宁夏 2013 年高 语文 文言文 复习 辅导 记承天寺 夜游
- 资源描述:
-
1、2013年高考宁夏高考言文复习资料-9、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学常识:课文选自东坡志林。二、字词积累:解ji 寝 qn 藻zo 荇xng三、实词列举:1.念无与乐者(想到)2.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徒步徐行,散步;庭院)3.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4. 水中藻荇交横(泛称水草;交叉错杂)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四、虚词列举:1、遂至承天寺(于是,就)2、盖竹柏影也(连词,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连词,只是,不过;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五、文章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
2、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六、欣赏理解:1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特殊心境?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2你觉得 “月色入户”有什么妙处?月光悄悄地进门来了。“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自然而生动、月光似
3、乎懂得作者这一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与作者作伴,有意来慰藉这位失意的诗人。3“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4庭中步月、静中有动,在漫步中思索人生的哲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鄙弃人世的喧扰,爱在清寂中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纯洁的境界。5“庭下柏影也”。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文中没有写一“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用“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几句静中有动,动中更显其静。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创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沉浸在这样的境界里,作者定会摆脱沉重的迁谪之感,忘怀个人的得失。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6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鄙视那些,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人们,他们不能领略到这美好的仙境;表现了作者当时身为“闲”官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透出作者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含有惆怅、悲凉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6、六一居士传 (2)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