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后精练 5.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见(jin)利轻亡其身栎社见(jin)梦曰B衣(y)葛(x) 散(sn)木C棺椁(u) 实熟则剥(p)D女(n)将恶()乎比予哉 小枝泄(xi)解析A项中后一个“见”应读“xin”,是“出现”的意思。B项中“”应读“ch”。C项全对,“剥”通“扑”。D项中“女”通“汝”,应读“r”;“恶”应读“w”,作疑问代词“何”用;“泄”通“抴”读“y”。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A其高临山 临:俯视B弟子厌观之 厌:厌恶C因杖策而去之 杖:拐杖D实熟则剥 实:确实解析B项中“厌”应为“满足”。C项中“杖”是名词的意动用
2、法,“以为拐杖”。D项中“实”为名词,“果实”。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A.B.C.D.解析A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B项均为介词,因为。C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社树”。D项介词,被/介词,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A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B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C虽贫贱不以利累形D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解析A项中“尊”应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把看得尊贵”之意,而B、C、D三项中“苦”“累”“伤”均为使动用法,有“使受苦”“使劳累”“使受伤”之意。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A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B女将恶乎比予哉C小枝泄D自掊
3、击于世俗者也解析A项“旁”通“方”,将近、大约。B项“女”通“汝”,你。C项“泄”通“抴”,拖、用力拉。6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C)A事之以犬马而不受B遂成国于岐山之下C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D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解析A、B、D三项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二、阅读与鉴赏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因杖策而去之。民相连
4、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庄子让王)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子皆勉居矣勉:尽力B因杖策而去之 杖:以为杖C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事:供奉D皆重失之 重:把看得重要解析重:严重。8下列句子在句式特点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B)A事之以皮帛而不受B又让于子州支父C遂成国于岐山之下D未之见也解析B项为一般句式,其他三项都是倒装句。9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A见利轻亡其身B不以所用养害所养C民相连而从之D皆重失之解析“亡”通“忘”。10翻译下面的句
5、子。(1)事之以皮帛而不受。译文:拿兽皮、丝织品来供奉他们,他们不接受。(2)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译文:能够珍视生命的人,即使地位高财物多也不会因用来养生的物品伤害身体,即使贫贱同样不会因追逐私利而拖累身体。11怎样认识庄子的“尊生”思想?答案庄子重视生命,他认为天下固然“至重”,但却不能以此害生。庄子说:“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此句表现庄子“贵生”的一种哲学思想,强调生命重于一切。那些名利富贵,乃至天下,与生命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表现了庄子追求超脱世俗的精神自由。庄子列举了周朝先王亶父尊重珍视生命的事迹。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居于豳地,在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