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2专题《劝学(节选)》教学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劝学(节选)
- 资源描述:
-
1、劝学教学设计战启江目标阐述(一)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荀子及其相关知识;掌握文言基础知识,提高诵读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态度的论述。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并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析与指导归类,学生可以了解有关荀子的基本常识和掌握文言基础知识。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纠正不良发音并培养语感,并养成诵读文言文的好习惯。通过讨论学生明确并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的态度。3.情感与价值观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要做到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引导学生端正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即要善于从学习中寻找快乐,要乐学、好学。
2、(二)教学重点1.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2掌握本文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3理解破与立的关系。(三)教学难点1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2掌握全文比喻和对比论证的特点。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哪些?(二)作者介绍(结合注释):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
3、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三)解题。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四)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同“煣”,用火烤使木弯曲)2知明而行无过(“知”同“智”,智慧)3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天赋)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
4、,更,再;“暴”同“曝” p,晒干)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注意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5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8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9金就砺则利(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10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11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三、文言常用虚
5、词“而” 和“ 焉”的用法归纳1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蟹六跪而二螯 (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可不译)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表转折关系,但是,却)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因果关系,因而)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表承接关系,不译或为“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表目的关系,可不译)某所,而母立于兹(代词,通“尔”,你,你的)军惊而坏都舍(通“如”好像,如同)2焉:风雨兴焉(兼词,“于此”,从这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之”,在其中)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于彼”在此事上)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