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沪教版语文(上)《说数》教学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数 高二沪教版 语文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说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1、本单元是说明文的单元,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需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并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课文中遇到的问题。2、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笔者设计教学时尤其注重其中的讨论环节,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让其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得到启发,让学生在讨论中能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3、因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对各个知识点都面面俱到,因此笔者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解说说明方法及理解课文语言特色方面。4、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与调控,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调动
2、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设计了“数字成语比赛”这一教学环节,目的是深化教学内容,让枯燥的数字活起来,与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5、幻灯片应设计多点内容,上课时按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实际情况而做出取舍。【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本单元是说明文的单元,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需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并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课文中遇到的问题。2、理解科学小品的基本说明方法及表现手法,学习课文把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过程与方法1.把握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生动性特征2.运用多种方法把抽象的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数字美、数学美,体会科学艺术的共通性【教学重点】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
3、知,了解数的发展,领会一种科学的精神。【教学难点】探究科学家笔下的数何以有如此魅力。【教学方法】问答式、讨论式【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下面是则真实故事,乾隆五十年举行“千叟宴”,有多位老人参加,其中最老的一位多大年纪?芽有副数学对联请你运算,“花甲重逢,还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年为一“花甲”,杜甫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上联可列算式为:;下联列式为:。这位老寿星竟有岁?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数字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2、作者简介沈致远,江苏溧阳人,1929年11月出生。1948年5月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9年在溧阳参加工作,1956年
4、考入浙江大学,1959年被选拔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80年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做访问科学家。1983年起在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工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等职务,从事微波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1990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沈致远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主要专业著作有:微波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年出版),被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高温超导微波电路(1993年在美国出版),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在微波技术、微波应用及高温超导应
5、用等领域中有多项发明,现拥有多项美国专利。近年来沈致远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1998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天趣园专栏,发表科学散文及随笔,题材涉及数学、物理、生物、环保、天文、信息。电脑、网络、经济等方面。这些文章结集为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佳评如潮,对科学散文创作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 播放幻灯片,显示生字词及课后练习,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1) 字词:孜孜( )以求、拭( )目以待、衍( )生、契( )机、一粲( )、言简意赅( )(2)、课后练习题一。2、 提问字词及课后练习。三、品味课文。(一)、认知与领悟1
6、、步骤一:分两大组,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效信息。四人小组讨论。问题:文中介绍了哪些数?按其出现的先后一一指出,然后按照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大括号的形式标示出来。画出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复平面,并口头作出说明。步骤二:各选一位同学分别在黑板上写出答案。(思路图略)(引导学生说明:数由自然数开始,然后为了解决小数减大数的困难和计数的需要,引进了负数和零,继而又有了分数,有了无理数,这以后又创造了虚数,出现了复数)(复平面图略)(引导学生说明:这个复平面上的水平直线是实数轴,负数正数分列左右,零居中央;与之相垂直的是虚数轴,它上面的点则是虚数;而复平面上的其余任何的点则为复数。)2、从上面的思路图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