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 草原 名师教学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 草原 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名师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导读【单元导教】 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丁香结描写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乡村的景色;花之歌则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现象。四篇文章题材不同,景色各异,作者在描述景色时均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感悟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联想,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交流有文章内容想开去的方法。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方式。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习作语文园地古诗词
2、三首花之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联想,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交流有文章内容想开去的方法。习作变形记语文园地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草原丁香结【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1.会写23个字,会写36个词语。阅读:1.能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景色,体会表达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所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等。3.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4.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分号的用法;初步了解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口语表达:1.以草原和丁香结为例,交流由文章内容想开去的方法。2.正
3、确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过故人庄,大致理解这几首诗的意思。书面表达:1,根据习作要求和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2.能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1 草原【课前解析】关注写作顺序: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
4、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关注作者: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教学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
5、,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背诵第1自然段。3.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式,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1.正确读写8个生字,理解“绿毯、惊叹、回味”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课前准备】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拘束、会心”等词语
6、。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出示课件1: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设计意图:以草原歌曲导入,创设出大草原蓝天白云、一碧千里的氛围,使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激发学习兴趣。)2.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7、出示课件2:“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1966年),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
8、)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检查学习效果,并进行指导。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
9、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4.教师总结。(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四、细读课文,品味美景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想想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相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按照从天空到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