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名师教学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11 十六 年前 回忆 名师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1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前解析】关注课文人物: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父母早亡,跟随祖父长大。1913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他把北大图书馆变成了传播新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一年,年青的毛泽东和李大钊结识了。他们在北大红楼,建立了革命的友谊。李大钊同志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了一生。最后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他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关注时代背景:杀害李大钊,中国反动派第一次使用了从帝国主义国家买来的绞架。李大钊昂首走上绞架,发表了最后的演讲,他说:“我们已经培养了许
2、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教学目标】1.会写“稚、避”等15个字,正确读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3.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英雄革命气概。4.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3.查找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教学重难点】了解李大钊被害的过程,通过细节描写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阀、避”等15个字,正确读写“埋头、含糊”等1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感知题目1.教师导入新课: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创造的?让我们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去感受那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板书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出示课件1:2.教师引发思考:课文题目为什么是“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回忆的又是什么呢?3.教师组织交流: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教师适当补充。(设计意图:对于革命,学生太陌生;对于革命事迹的伟大,学生难以感同身受。因此,上课之前,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有助于学生了解、感受那些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二、初读课文,感知语句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出示课件2:2
4、.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3.教师引导: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以及父亲遇难后家人的沉痛心情来叙述课文的。我们把这种表达方法称作倒叙。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设计意图:“磨刀不误砍柴工”,生字词的学习,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5.课堂总结,归纳方法。教师小结: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写的,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以及父亲遇难后的沉痛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我们把这样的表达方法称作倒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2
5、.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词语。2.学生对照课本,检查改错。3.回忆课文主要内容。4.默读课文。(设计意图:听写有利于夯实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够激发学生钻研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二、品析词句,解读人物1.品析人物语言,学习“被捕前”。从语言训练入手,着重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出示课件3:(1)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出示课件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2)教师提示:抓住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