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名师教学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下册 18 英雄 节选 名师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18 小英雄雨来(节选)一、 课前解析 本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雨来智斗日本鬼子的英雄事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本课教学重点在于感受雨来的形象,给学生以精神鼓励。同时,本篇课文内容较长,在教学中应借助小标题和课文中的提示指导学生学会阅读长文章。关注作者和原著:本篇课文的作者是管桦,原名鲍化普,著名诗人、作家。他生于河北省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的一幕幕地在脑海中浮现,于是他以这些儿时伙伴为原型
2、,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雨来没有死。这成了管桦创作生涯的开端。1948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雨来没有死(后更名为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全国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作家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象的,他是抗日战争年代里河北省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关注故事背景: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
3、、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由于处于敌占领区心脏地带,共作战32000多次,歼日伪军35万余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关注多音字:本课共有三个多音字“吧”“塞”“哇”,“塞”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吧”和“哇”作为语气词,可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指导。重点词语:本篇课文故事背景鲜明,文章中的词语具有时代性,如“晋察冀边区”“扫荡”等,教师适时点拨可帮助学生理解背景,更好的感悟情感品质。二、教学目标 1.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晋、炕”等15个字,会写“芦花、发愣”等13个词语。2.
4、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3.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4.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三、教学重点1.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晋、炕”等15个字,会写“芦花、发愣”等13个词语。2.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 教师导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天地英雄在,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
5、不能没有英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的一段重要讲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英雄有关,特别令人惊奇的是,这位英雄是一位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雨来。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他的故事吧!(板书课题:小英雄雨来)出示课件1: 2. 教师引导: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本篇文章的作者管桦。请你自己读一读。 出示课件2:3.教师引导:看完资料有同学可能会问,小英雄雨来是真实存在的吗?作家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象的,他是抗日战争年代里河北省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作者本人在内。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6、课文!(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快速引出课题。通过介绍作者和课文相关故事,了解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故事,学习方法 教师说明要求:这篇课文是一篇长文章,故事性强,情节丰富。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时间4分钟,开始吧! 出示课件3:教师提问:同学们读完了吗?文章按照序号共分为六个部分。在刚刚的阅读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预设1: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我不是很理解。例如“晋察冀边区”“睁眼瞎”“扫荡”“趔趄”教师引导:这篇课文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小村庄里发生的故事,所以文章中出现了很多方言土语和战争年代的特定用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
7、些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4: 教师点拨引导: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还会碰到许多类似的方言土语,但是同学们不要害怕,温儒敏老先生曾说过读书不一定要抠字眼,只要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简单了解这些词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刚刚在阅读时你还遇到什么困难了吗?预设2:我发现当文章很长的时候,读到后面部分的时候会忘记了前面的情节和人物。教师引导:我们结合着文章相应段落一起来看这两个小气泡中的内容。出示课件5:教师点拨:两个小气泡中的内容告诉了我们阅读长文章的方法:当你读完一部分时,可以适当的停下来,想一想这部分讲了些什么,对读过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继续往下读。如果遇到人物较多、情节复杂的情况,可以想一想这些人物
8、在前文什么地方出现过,前后有什么变化,这样“瞻前顾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弄清故事的前后联系。接下来请你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再次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时间3分钟。教师小结:相信通过这次的阅读,同学们对文章内容一定更了解了。在今后阅读长文章甚至是整本书时,大家都可以采用适时暂停、回顾前文的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之前学过的“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边读边猜想,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出示难懂的字词作解释,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随后,通过对长文章阅读方法的指导,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今后的阅读效率。)三、学列标题,概括内容1.示范引路
9、,学列标题教师点拨:通过阅读,同学们对故事已经有了了解,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通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对于一篇长文章我们要怎么对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叙述概括呢?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探讨。教师引导:这篇课文通过序号,将故事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述了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看课后的第二小题。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课后第二小题给我们列出了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游泳本领高。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第一部分的故事内容,想想这个小标题有什么特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回顾第一部分课文内容,小组展开讨论。时间2分钟。预设1:这个小标题是对
10、这部分主要发生的事情的概括,而且小标题的语言非常简洁。重点写了雨来游泳很厉害,所以小标题是“游泳本领高”。预设2:我还发现虽然一部分中出现了很多人物,可是小标题是围绕主人公雨来进行概括的。教师点拨引导:同学们真聪明!小标题就是对这一部分主要内容的概括,因为文章的主人公是雨来,所以每部分内容都是围绕雨来写的,在列小标题时我们自然也要以雨来为主题进行概括。下面就请你快速的默读课文二至六部分,根据要求尝试着给这五个部分也列一列小标题。开始吧!(给学生5分钟时间)出示课件7:2.默读浏览,试列小标题。教师组织交流:同学们列好了吗?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所列的小标题是什么?其他同学可以听听他列的小标题好不
11、好,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预设1:我所列的二至六部分小标题分别是:上夜校读书、李大叔躲避敌人、雨来智斗鬼子、怀念雨来、机智脱险。预设2:我对这位同学的答案有不同意见,我们在列小标题时要以雨来为主题,但是“李大叔躲避敌人”是以李大叔为主人公的,所以第三部分可以换成“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教师点拨:同学们有自己的思考,非常棒!第二部分写了雨来在夜校读书,受到教育的事情,所以可以用,上夜校读书来概括。第三部分主要讲了雨来帮助李大叔躲避敌人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用“掩护交通员李大叔”作为小标题。第四部分重点写了雨来是如何跟鬼子进行斗争的,所以可以叫“雨来智斗鬼子”。而第五部分中,雨来并没有出现,作
12、者借乡亲之口交代了雨来的情况,所以我们可以用“怀念雨来”来概括。故事结局是雨来凭借自己的本领逃脱了,所以我们可以用“机智脱险”作为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板书: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智勇斗鬼子、怀念雨来、机智脱险) 出示课件8:教师引导:我们在列小标题时,可以用“提问法”,“谁做了什么事情”,以此来概括主要内容,列出各部分的小标题。除了这样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再来看一组小标题。 出示课件9:教师启发思考:这一组小标题和刚刚所列的小标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又有怎样的特点?预设:这一组小标题也是对每个部分主要内容的概括,依然是以雨来为主题来写的。可是这一组小标题
13、都是书中出现的原句。教师点拨:是的,它是从每部分中选取了最能代表这一部分内容的句子,作为小标题。所以小标题的概括方法不止一种,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小标题的语言风格前后要统一,如果选用提问法,那么6个小标题都要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你学会了吗?3.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引导:通过列小标题,我们对文章六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根据小标题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接下来,请你看着这两组小标题,试着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给学生3分钟时间思考、组织语言)出示课件10:预设:文章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芦花村有一位游泳本领高强的小男孩,名
14、字叫雨来。在特殊年代,雨来通过在夜校读书、看到父母抵抗敌人的行为,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有一天他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进行了顽强斗争,小小年纪的雨来誓死不肯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恼羞成怒的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教师提问:这篇文章分为六个部分,同学们觉得哪几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内容呢?为什么?预设:我认为第三、四部分是重点内容。因为这两部分重点讲了雨来和鬼子斗争的事情,最能突出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教师引导:所以我们在讲述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应该把重点的内容讲的详细、清楚一点。接下来就请同
15、桌两人互相给对方讲一讲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哪里说的不好,可以帮助你的同桌完善回答。同桌两人互相进行练习,时间3分钟。教师小结:长文章故事性丰富,情节引人入胜,读起来是非常有趣的。它并没有同学们想象的那么难,不管是阅读还是讲述故事主要内容,都有一定的方法。今后我们也要尝试着去阅读更多的长文章甚至是阅读一本书。(设计意图:对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指导,借助课后题,以列出小标题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各部分的内容先进行概括,随后将小标题串联起来,有助于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学习字词,指导练习1.学习多音字教师引导:本篇课文中出现了三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11:学习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