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高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课时作业20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高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课时作业20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 永川 中学 2014 2015 学年 一下 学期 语文 课时 作业 20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高2017级高一下期课时作业20(含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积跬步跬:gu,半步。这里“跬”与“步”属同义复用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驽:n,低劣C.锲而不舍舍:sh,遗弃D.金石可镂镂:lu,雕刻2.下列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而寒于水于:介词,比 B.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助词,表递进 C.善假于物也 也:助词,表判断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兼词,从这里3.下列对句子中“绝”字的意义的判断,最准确的一组是()。断绝,绝交。停止,消失。绝命,断气。横渡。超越。极,最,非常。隔绝,阻绝(1
2、)则请早立太子,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2)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3)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后出师表)(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5)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A.B.C.D.4.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1)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2)假舆马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二、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一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
3、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所食,中道废
4、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之闻:听说B.年与时驰驰:流逝C.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衣:衣服D.男则堕于修德堕:通“惰”,懈怠C(衣:使有衣服穿)6. 下列对三段选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一,通过晋平公与师旷的对话,阐述师旷对学习的见解,告诫人们学无止境,这正应合了劝学中所说的“学不可以已”。B.选文二,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需要静,学习需要
5、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C.选文三,讲述的是孟子小时候不喜欢学习,孟母通过剪断织丝来教诲孟子的故事。D.在表达方式上,选文一运用比喻说理,选文二运用对比说理,选文三运用了类比说理。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译文:(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译文:(3)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译文:三、语言表达8.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句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儒学是一个起源于东周春秋,崇奉孔子学说,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的学派。答:9.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759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