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重庆市 江津 第五 中学 年级 语文 上册 蜡烛 导学案 答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3 蜡烛【教学目标】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知识链接】1、 题目解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 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2、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3、背景介绍: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
3、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瓦l( ) 精疲力ji( ) f晓() 揣在怀里( )颤巍巍() 鞠躬()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着柔和的光芒。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 A、闪耀 闪烁 B闪耀 闪耀 C、闪烁 闪烁 D
4、闪烁 闪耀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之苦的老妇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讴歌了的深厚感情。4、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1)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老妇人想了半天,从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8、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精读精练】阅读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 回答问题。9、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作补充说明? 10、这里的“黑色围巾”有何特殊意味? 11、这几段文字描写了老妇人的哪些细节? 12、试揣摩文中描写老妇人
5、的心理活动。 【主题阅读】(一)生存的地方 有两个人在大海上漂泊,想找一块生存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座无人的荒岛,岛上虫蛇遍地,处处潜伏着危机,条件十分恶劣。 其中一个人说:“我就在这里了。这地方现在虽然差一点,但将来会是个好地方。”而另一个人不满意,于是他继续漂泊。他终于找到了一座鲜花烂漫的小岛,岛上已有人家,他们是18世纪海盗的后裔,几代人努力把小岛建成了一座花园。他便留在这里做小工,很快就富裕起来,过得很惬意。 过了很多很多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财大气粗的他经过那座他曾经放弃的荒岛,他决定去拜访老友。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齐的田畴,健壮的青年,活泼的孩子 老友过早衰老,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