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唐诗常用常识积累 上官体素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唐诗常用常识积累 上官体素材 唐诗 常用 常识 积累 上官 素材
- 资源描述:
-
1、上官体初唐时期的诗歌是什么样子,我们先来看一首诗: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州。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这首诗的作者是上官仪,唐太宗时进士,高宗时官居显要,是当时的著名文人。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就是他的孙女。这首诗名叫入朝洛堤步月,是在洛阳早朝时经过洛堤有感而作。据说他骑在马上,高声吟诵此诗,“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唐诗纪事)。诗没有多大意思,但语言华美,对仗工稳,既是六朝诗歌的延续,又有所发展。这种诗风为当时人所效法,称为“上官体”。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的时代。唐代初年,也是五言诗占据主要地位。“上官体”以五言诗为主,多是应制奉和、侍宴咏物之作,内容很贫乏。但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从唐太宗到
2、武则天,经常召群臣到内廷饮宴,宴必命赋诗,并以此定优劣,给予赏赐。武则天时,率百官游龙门,命赋诗,诗先成者赐锦袍。东方虬诗先成,被赐予锦袍。宋之问诗后成,但武则天看了以后,认为比东方虬写得好,就把赐给东方虬的锦袍夺过来,改赐给宋之问。唐中宗令群臣赋诗,让上官婉儿在这些诗中选一篇为新翻御制曲。上官婉儿选宋之问诗而不取沈佺期。她说沈诗“微世雕朽质,羞睹豫章才”,词气卑弱,而宋诗“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则较强健。沈佺期见评语,不敢再争。在这种风气之下,人人都写这种应制诗是很正常的事。上官仪的主要贡献,是对六朝以来已经广泛使用的对仗加以总结,提出“六对”“八对”的理论(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引),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