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试卷 宝应县 高级中学 语文 月考 试卷
- 资源描述:
-
1、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2022年1月1日星期一)第一卷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攸同(yu) 鳏寡(un) 巡狩(shu) 股肱之臣(n)B旋涡(xun) 须髯(rn) 稽首(q) 徇私舞弊(xn)C濒临(bn) 渲染(xun) 笃仁(d) 长歌当哭(dn)D眩晕(yn) 甲胄(zhu) 正朔(shu) 折券弃责(qu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文身 婉转 青睐 悲天悯人B蔑视 斑斓 震憾 稍纵既逝C隐蔽 篡弑 矜持 绘生绘色D和蔼 气概 慰籍 寒盟背信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有很深的文学功底,
2、古典诗文名句往往能信手拈来,为文章增色不少。B 张教授把祖辈流传下来的秘方献给当地医疗部门这件事,很快就留传开来了。C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行迹十分可疑,很可能就是那个形迹不定而久未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张某。D俄总统普京定于3月22日下午到少林寺参观访问,获此消息的各大媒体早已严阵以待。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1921年12月,鲁迅先生写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被译为几十种文字,国内外传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B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C意识流小说家非常注意探索人的心灵世界,往往通过作品中人的内心独白
3、与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处的奥秘。D最近,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公布了对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尸体检查所做的初步毒物学化验,基本排除了米氏被毒死的怀疑。5、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将顺其美 (2)齐彭殇为妄作 (3)富国强兵 (4)沛公欲引兵西(5)游目骋怀 (6)会项伯欲活张良 (7)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8)少长咸集 (9)然孔子小之 (10)桓公实北征山戎 A(1)(8) / (2)(9) / (3)(5)(6)/(4)(7)(10)B(1)(8) / (2)(3)(9) /(5)(6)/(4)/ (7)(10)C(1)(8) / (2)(3)(9) /(5)(6)
4、/(4)(7)(10)D(1)(8) / (2)(9) / (3)(5)(6)/(4)/ (7)(10)6、下列选项中,实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诸君必以为便 / 便国家B有功者害之 / 争宠而心害其能C引以为流觞曲水 / 一觞一咏D当其欣于所遇/ 其父遇之甚严7、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B 不然,籍何以生此C 岂管仲之谓乎D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阅读下列语段,完成8-9题。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
5、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於鲧者,原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大父:曾祖B、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 巡狩:帝王巡察C、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功用:功能D、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於羽山以死。 无状:不象样子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或用法,判
6、断正确的一项是( )(1)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 (2)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於羽山以死(3)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4)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A、(1)和(2)相同,(3)和(4)不同B、(1)和(2)不同,(3)和(4)不同C、(1)和(2)不同,(3)和(4)相同D、(1)和(2)相同,(3)和(4)相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5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
7、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
8、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军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11下
9、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1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
10、”的一组是 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专以射为戏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是杀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
11、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第二卷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1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全书130篇,包括_、_、_、_、_五部分。所记内容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被称为 , 。(3分) 17、补全下列句子:(4分)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 , ,吾不如萧何。 , , ,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阅读下面首词,按照要求答题。相见欢南唐李
12、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注释“深院锁清秋”,深院被秋色所笼罩。这是作者看到寂寞梧桐所引起的联想。用一“锁”字,当和作者的处境和感受有关。“离愁”,是指去国之愁。以上两句形容愁绪纷乱,难于排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这句意思是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愁苦。 18、古代诗人、词人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各具特色,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占”;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试将它们与
13、李煜此词作一比较,说说其异同。(6分)阅读下段文字,完成第19题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19、周公的这段话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画线句后凝称为什么成语?曹操在短歌行一诗的结尾使用了这个典故: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请补全句子。(5分)阅读下篇散文,回答19-22题:周庄烟雨中韩静霆 一踩着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一蹬上周庄的乌篷船,就到了水乡人家了。 正是烟雨空漾天气,衣裳在空气里就湿漉漉了,眉毛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湿了。绕着水乡人家的都是河汊,抱着周庄水镇的,都是湖。前前后后是水,左左右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