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人教版选修素材《文章写作与修改》1.3《学会沟通》备课参考.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章写作与修改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 选修学会沟通备课参考“话题探究”中的故事可以在课前预习中提出来,并且就此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相同内容效果却截然不同?在课堂上首先由学生就此发表看法导入本课。在语言表达中,有“简明”的要求,但还有更高的原则,那就是“有效”。这两则故事里,第二种说法之所以比第一种效果佳,在于主人公具有沟通意识,注意根据话语对象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第一则故事中,盲人看不见外物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所以这一表达对读者而论实则等同于“废话”。改后的话巧妙地利用了教堂外的美好春光,与失明老人形成鲜明对比一是“先生、太太”与他的比较,二是美好景色与老人不幸
2、遭遇的比较,从而拨动游客悲天悯人的心弦。第二则故事中,那位老人首先讲清了事情的原委,否则这将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然后根据对方的特殊身份退休首脑,从“良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几个方面入手,打动对方,应该说这几个切入点与他们的身份非常吻合,那种崇高的责任感是他们最乐于承担的。另外,这封信语言典雅庄重,书面色彩较浓,再三致以敬意,“请原谅一个异国公民贸然打扰您”,发自内心的尊重,谦恭有礼的态度同样切合话语环境。还有一个微妙的心理因素,与元首们相似的年龄。从而多方面打通了沟通渠道,取得了相应的效果。话题探究的探讨重在引入正题,所以不宜枝蔓,要简明适当,不
3、应该拖沓累赘,耗费课堂时间。第二件事的背景材料:老人希望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据生活报报道:普通的摆设,房间面积不足10平方米,书架占据了近半空间。这是长春市某小区一间普通书房,在这个斗室里,收藏着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国务卿基辛格、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世界34位政要的亲笔签名照以及信函,主题只有一个寄语世界和平!82岁的原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许行是书房的主人。13年的时间里,这些签名照和信函陆续从世界各地飞到这里,帮助这位老人实现为和平而呐喊的愿望。海湾战争刺痛他向往和平的心古稀老人向各国政要约和平寄语1992年时许行69岁,年幼时曾亲眼看见日军侵略暴行的他,对1991年海湾战争后伊拉克人民的苦
4、难感同身受,他对战争憎恨而又不解,他希望为世界和平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决定出本书,书名定为寄语世界,他要收集世界各国政要的和平题词,以呼唤和平。许行精心酝酿了一封约稿信:“阁下,请原谅一位异国公民贸然打扰您。我是中国一位退休老人,拟编一本名为寄语世界的书,请求各国离任的国家领导人,本着多年工作所积累的良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亲笔写上一句您认为应该说给世界的关于和平的精辟名言,附签名照片寄来。您的话将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恳切希望我这一美好构想,能在您的支持下得以实现。”1992年7月8日,许行在第一批约稿信上写了美国、英国、日本三家驻华大使馆的地址后邮走。第一份约稿人名单被确定
5、为:卡特、布什、里根、基辛格、中曾根康弘、海部俊树、希思和撒切尔夫人。34位政要被感动安南、基辛格从远方寄来和平日本大使馆率先反馈,他们将信退回,附上了日本历任首相的私人通讯地址;尔后英国大使馆把信转给英国外交部,由外交部转给被约稿者;美国大使馆则一片沉寂。其后,许行通过亲人,在美国国家图书馆查到卡特、基辛格等人的通讯地址。许行重新将约稿信寄出。日本前首相寄来首封回信1992年8月28日上午,许行打开信箱,一封寄自日本东京的大信封躺在里面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回信了!在一张白色宣纸上,海部俊树写着让人惊赞的毛笔行书:“用我们大家的手保护美丽的地球。”旁边加盖个人印章,一行小字注明这枚印章是江泽民所
6、赠。信封内还有海部俊树亲笔签名的个人照。“和平寄语”纷至沓来第一份“和平寄语”让老人欣喜。不久,“和平寄语”陆续飞来。第二个回信的人是美国前总统卡特,他说:“许行先生,非常感谢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记起了我。”接着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基辛格博士授权您可以在您那本主旨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书寄语世界中,引用下文政治家的作用就是以他的远见卓识引导一个社会使之得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后是英国前首相希思:“世界只有对话,才能争取和平。”第五、第六位分别是奥地利前总统基希施莱格、以色列前总理沙米尔。上述政治家的年龄都在80岁以上。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加利、现任秘书长安南、法国前总统密特朗也回了信。目前受胡锦涛主席
7、之邀,正在中国访问的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当时也寄了“和平寄语”。瑞典现首相佩尔松(1996年3月出任首相,2002年连任至今)给许行老人的回信说:“我以瑞典首相的身份,向您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希望您编书成功。我相信您的这一举动,将为我们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作出很有价值的贡献。”从1992年7月至今,共有34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各国政要为许行寄来“和平寄语”,并附上他们的签名照片。“和平寄语”来之不易老人感谢那些帮助过他的人,数字背后是这些“寄语”的来之不易。需要翻译的文字十几种最困难的是翻译问题。“涉及十几种文字,像阿拉伯语、塞尔维亚语,在长春找不到翻译,只能去北京找翻译局,很费周折。”许行老
8、人说,南非前任大主教图图用英文把题词写在照片下面,结尾有些潦草,当时经翻译之后,怕有误差,又把原文和译文邮至美国请亲友核定,最终确定图图题词是,“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人,上帝祝福你!”拉宾遇刺伤痛与遗憾1995年夏,许行向以色列前总统拉宾邮出和平约稿信,当年11月4日,拉宾举行完和平演讲后遇刺身亡。“再也得不到他的签名了。”伤痛和遗憾充斥在这位中国老人的心中。1995年下半年,许行邮信给法国前总统密特朗,不料密特朗在1996年1月8日病逝。就当许行以为无望时,密特朗夫人邮来一张密特朗亲笔签名照。和平行动众人相助1995年10月8日,天津市民王修延、刘凤霞夫妇邮给许行老人一封信
9、,信中说,王修延对金石篆刻很有造诣,刘凤霞则是位英语翻译,二人曾送给美国前总统里根一个“寿”字篆刻镜心,里根回赠一幅自己的8寸照片。他们想以金石篆刻来帮助许行换取其他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广东市民容振伟,对老人的行为非常赞许,要建造和平碑林。许行老人表示,这些事很让他感动,想通过本报谢谢那些曾给予他帮助和关心的人们。目前,寄语世界这本书正在筹划出版。“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如“知识导引”所述,写作实际上是一个用书面形式传递信息与对方交流的过程,要使交流产生预期的效果,作者必须心里装着相应的读者,具有与读者沟通的意识,了解必要的沟通方法。一、首先要了解你的沟通对象,根据对象情况确定表达重点。从信息传
10、播角度,我们可以把信息分为“必要信息”“次要信息”“冗余信息”。从沟通而论,“必要信息”有两类,一类是对方不知道的,你必须交待清楚;另一类则是根据作者的意图,特别突出强调的内容,这都属于“必要信息”之列。另外,对象决定表达重点。这里的“表达重点”包括两方面的意思:重点内容和重点表达方式。同时,写作者的视角、身份和表达重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读者而变,叙述角度、表达内容、形式也会相应而变。“许淑燕效应”的三篇文章,话题相同,但读者不同,表达内容和方式就各不相同。“呼吁书”面向社会,作者的角色就不是“患者同学”这样的个体,而是大学学生会,表达内容的重点则是患者的病情、家境,从形式上说就侧重于抒情
11、以激发公众的同情心。写给许淑燕本人的信,写作者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重在激励,语气亲切柔婉。写给患者父母的信,角色转为本班班委会,重点谈募捐情况与治疗医院的状况,意在使二老安心。以下是两个不成功的例子:例1:呼吁书她需要手术,可手术费需要七万元。七万元啊!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多么沉重的负担。请付出元。救救孩子!救救同龄人!救救大姐姐!例2:给许淑燕父母的信你们默默无闻,却做出了更大贡献。感谢你们人才的培养者,让我们真诚地对二老说声“谢谢”!我们想:你们也会因为有这样一个天之骄子感到自豪,更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感到自豪。呼吁捐款而规定别人必须付的款额,即使加上“请”,也会招致反感。此外
12、,例1的呼吁书是以学生会名义发出的,是以学生的身份向社会说话,“孩子”“同龄人”“大姐姐”却要使说话的角色转换成不同年龄的人,很不妥当。例2的最大问题是溢美,滥用词语,不注意分寸。从口气上看,倒像是地方政府写给烈士家属的慰问信,而不是安慰长辈同学家长。况且,对象又是两位老农民,他们一定会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信息是可以计量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不能机械地套用数学方法,因为语言的运用涉及许多社会因素和人的心理因素。例如在外交场合中,有许多看来是多余的话却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多余的话起着调节和引路的作用,如果一句多余的话不讲,语言就会干干巴巴,甚至连感情也无法表达。写作中的表
13、达要考虑社会效能,而社会效能并不是都能量化的。“次要信息”指的是那些补充、阐释(描写也是一种阐释)和旁及的一些内容。它们虽然不是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但往往也是不可少的。因为除了表达的意思有主要、次要之分以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还会发生“失真”或“损耗”现象,也就是说,提供信息的一方也许把意思表达得准确、清楚,接受的一方却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或者只是部分理解。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要以读者具备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知识和心理状态为前提,所以“写得清楚”,未必“读得明白”。为了强化印象,使对方获得比较完全的理解,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往往需要在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加以展开,如解释、论证、描述等等。例如我们说
14、的“起、承、转、合”,就是古人根据一般阅读心理过程总结出来的写作模式。经过这样的过程,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就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更全面的理解,就这样的文章来说,主要信息在“合”的部分就已经得到明确的表述,而文章其他部分的内容,都属于次要信息,但就表达效果来说,他们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二、对象决定措辞。敬一丹提出自己的语言运用原则:“不同的人群有自己不同的说话习惯,应该使用这些不同的人群在相互交流时共同使用的语言。”在写作过程中,被上升为“尊重读者”的准则。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与读者的关系确定措辞,二是语体问题,它们共同的衡量标准是得体。在运用语言时,根据与读者的关系选取相应语言至关
15、重要,包括语气、称谓、谦敬,看似无关重要,但却是实现交流目标必不可少的因素。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登场,贾母介绍凤姐时,称她为“泼皮破落户”“辣子”,戏谑中透出这位老祖母对孙媳妇喜爱至极的感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黛玉与凤姐是初次见面,听过这番介绍后,不明了与对方的关系,不知道如何称呼,更无法与她进行交流。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请考生拟一则请柬,请父亲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赴父亲的寿宴。有人称呼“刘先生”,显然过于疏远,不符合父亲老战友的身份,而且对尊长也不能这样称呼。有的只称呼“刘伯父”把“伯母”忘掉了,或者在正文中加一个“携夫人”的短语,“夫人”一词用于平辈之间或外交场合,称呼长辈不恰当。这些好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