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复习教案 诗词鉴赏的答题程式.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高考复习教案 诗词鉴赏的答题程式 语文 高考 复习 教案 诗词 鉴赏 答题 程式
- 资源描述:
-
1、诗词鉴赏的答题程式题 型答 题 程 式示 例对 应 练 习(各选做一题)一.鉴赏人物形象166人物身份+性格特征+形象意义/作者情感166杜甫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仍不忘报国的儒士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晚年仍思报国的慷慨情怀.P169.1.2.3.二.鉴赏景物形象167意象画面+画面情调+寄托情趣166辛弃疾描绘了由柔桑吐芽、蚕种孵化、青草黄牛、夕阳暮鸦等意象组成的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早春图,表达了作者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和鄙弃城市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P169.4.5.6.7.三.鉴赏事物形象168物象名称+物象特征+象征寄托167杜甫描绘了新竹的形象:嫩竹新出,竹景阴凉,
2、雨洗竹净,风送竹香.抒发了要呵护人才和希望得到提携的思想感情.P170.8.9.10.四.赏析意象步骤: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鹧鸪天 宋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答:诗人用杜鹃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五鉴赏意境格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147意境=描绘诗歌用哪些意
3、象组成了一幅有什么情调的什么画面+作者用何手法抒了何情+情与景之间有何对比映衬关系.A诗句意境B全诗意境1.襄樊四中卷。西厢记崔莺莺唱。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问: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落红-风飘-”两句。1.答:这两句一情一景,情景交融。(1分)“成阵”“风飘”写地上空中落英缤纷,这纷纷扬扬的暮春落花既是莺莺将要逝去的豆蔻年华的写照,也是莺莺愁绪的寄托。以情观景,情借景生,二者融合。(2分)含蓄地表达出莺莺青春虚度、有爱难成的万端愁绪。2.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
4、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答: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乡愁。六.鉴赏炼字172含义手法+描述景象+表达效果172谢枋得中的”孤”字用得好,孤即孤单,以孤山喻孤臣,抒发了诗人要像孤山那样做南宋的中流砥柱、勇猛杀敌、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达了力挽狂澜、抗元必胜的信心.P174.1-6七.鉴赏诗眼173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