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初一下):《短文两篇》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文两篇 初中 语文版 年级 下册 初一 短文 教案
- 资源描述:
-
1、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初一下):短文两篇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陋室铭(刘禹锡)一、预习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三、正课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
2、语。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7
3、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