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人生美好为何不再让人感动.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人生 美好 为何 不再 感动
- 资源描述:
-
1、美好为何不再让人感动新闻联播正在播放先进人物事迹,讲的是一位虽然身患重病,依然坚守岗位的人。只是,那些面对镜头表达自己崇敬之心的话语,却没有办法让我相信他们真的在乎这个逝去的生命。尽管在生活中,他们之间也许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是好朋友、好战友、好同事,但是到了屏幕上,这种感情,被空洞缺乏情感的语言,冲得一干二净。我看不下去,转了台。又是在电视屏幕上,伴着煽情的音乐,讲述的是几个志愿者的故事,他们开着自己的车,利用旅行的机会,为贫苦地区的孩子送去他们所缺乏的物资。朋友在我面前晃过,瞥了一眼屏幕,“做广告吗?”一脸的不以为然。其实不管是那位先进人物,还是那些志愿者,尽职忠守,关心他人,他们所做的事
2、情,体现出的是人性光明的一面,是最容易触动人心的,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打动不了我们。是不是因为“感动”这个词,被用得太多太滥了?人性的光芒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身上涌现,但是,当这些东西变成先进典型,走上演讲台的时候,那种感人的力量,却在这样的传播方式里面慢慢消减。而当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出现,欲在强化大家印象的同时,逆反心理也在出现,于是,对这些本应该获得赞美的人和事物,产生了一种抗拒和抵触感。除了外在因素的影响,也许我们还需要反省自己。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时,代表真善美的东西,即使没有外在公开的传播渠道,也自然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在人群里传播着。那些诗人,还有名著的手抄本,陪伴
3、着那代人成长。那时,自发地在人群中流传的东西,你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中国的,有外来的,有原创的,有转载的,他们都在传递着一种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对真善美,还有对光明的推崇。虽然那个年代的中国比现在要相对封闭,资讯也没有现在发达,但那个年代的思想,并没有变得单一和偏执。但是现在,对于那些美好事物的不屑,不信任,不在乎,甚至是那些知识分子,为了获得关注,不得不说一些、写一些对立和所谓有争议的话语。这些,是不是因为我们信仰价值的缺失?看到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敢于挺身而出,表达不满;对于社会的进步,还有人性的美好,也要心存感激,不要吝啬赞美。当然,这样的赞美和感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其实,如果一个社会关心人性共通的东西,而不是满足于现实生活表面的喜怒哀乐,那么,人就很容易被美好的事物所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