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赶年集的记忆.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赶年集的记忆 文摘 社会 赶年集 记忆
- 资源描述:
-
1、赶年集的记忆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农村生活,清贫而单调,大米、白面这些细粮是稀罕物,平日里大多吃的是苞米面、高粱米。在腊月和过年那段日子,生活会突然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即使条件再差的人家也要改善一下伙食,至少让孩子们解解馋、打打牙祭。进入腊月,四周八村的年集一个接着一个。我随着父母去赶年集,父亲买的年货是布料、烟、酒、茶、豆油、猪肉、鱼、大米等,而小孩则把注意力放在了鞭炮、零食上。年集上卖姜糖、麦芽糖、甘蔗、煎糕、玩具、鞭炮的小贩很多,我在他们面前转来转去,直到母亲掏腰包满足了我的心愿,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赶年集时我最难忘的事是看年戏。在集市随便找一块空地,横几块木头板,几块大布一
2、围,唱戏的台子就搭起来了。看戏的都是来赶集的乡里乡亲,老人们的位置最好,在戏台的正前方,他们是戏迷,戏是真正唱给这些人听的。小伙子爱在戏场边上闲逛,看看邻村的姑娘有没有自己看上的。在年集上唱戏有个传统仪式叫“破台”,演员大打一通锣鼓,大放一阵爆竹,表示今年将要大发大利。开场戏通常是哑剧跳加官,由一位演员扮“天官赐福”的天官,手中拿着可以上下翻动的条幅,上面书写着各种吉祥喜庆的词语诸如“恭贺新禧”、“大吉大利”、“恭喜发财”等。他在舞台上上窜下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也勾起了人们的戏瘾。这时一阵锵咚锵、锵咚锵锣鼓加梆子声后,主角们从后台出来,一个精彩亮相,正戏才开始。唱戏的演员都是村民,只有腊月和过年才搭成戏班子。唱戏时由戏龄长的乡亲站在旁边指点,有时几个登台的演员也互相提醒,即使这样,走乱套路、忘了唱词也是很正常的事,但唱错了就唱错了,观众也不会喝倒彩,演员还是继续演。记得有一次唱铡美案,扮包公的唱着唱着就把唱词给忘了,他来回走了几个步子,还是没有想起来,只好即兴唱道:“我老包得了健忘症,无奈想不起该唱啥哇呀呀呀呀!”台下人都笑了起来,说今年包公变成了猛张飞。话虽这么说,大家扔到台子上的“卖艺钱”却不会少。现在的孩子们,他们都远没有我小时候那样盼望过年。也许是如今的孩子,每天都可以吃上有鱼有肉的饭菜,随时都可以让父母买自己喜欢的新衣服,因此也就失去了对年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憧憬吧!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