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励志回扣.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励志 回扣
- 资源描述:
-
1、回扣在火车上遇到一包工头,他自称是修路的。我说,修路挣大钱啊!他说,能挣到小钱就不错了!问其原因,答曰,打个比方吧,十块钱的成本,也就是两三块钱用到路上,还规定我们保证质量,我们怎么能保证质量?我提出了很多疑问,比如,可以工程招标,有监理人员,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流程等等。他笑了:你认为管用吗?层层扒皮到什么程度,是你难以想象的。既然难以想象,我就从史料中找点证据,帮他算一算吧。清朝时,京城中的工程,都要先派勘估大臣调查。勘估大臣带着不同级别的随员,前呼后拥地来了,结果自然是大家一致认为应该修建;朝廷接到申报表,派出承修大臣修造,同时派出监督委员进行审核。整个程序似乎十分完善。但是,采买木料必须去
2、承修大臣指定的木场,价格也由承修大臣敲定。漏洞出来了,因为采买价格不是市场价格。木场卖出十块钱的木头,承修大臣得三块,监督得一块,勘估大臣得一块,其随员得半块,两位大臣的衙门书吏合得一块,经手者又得一块,木场实际只得两块半。由于领款程序繁琐,每次只能从户部领出一部分,一个工程需分期分批一年时间付清,除去中间损耗,木场实际得了两块钱。这样,木场要想不赔钱,两块钱的木头至少定价到十块。何况,他们还必须小小地赚一点呢。光绪年间,皇帝要到天津检阅部队,建造了若干临时营房,报销一百六十万两白银,李连英一人独得七十万两。这样的成本,商家能不上调价格吗?人人都说商人黑,殊不知商人只是替官人背了个大黑锅。有人
3、说,我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不给回扣,你能把我怎么着?当年,真有人这么做了。慈禧太后让内务府某大臣采买灯笼数百盏。该大臣自恃跟慈禧关系铁,没有一层层地交代下属去办,而是亲自到商店买来了。很多人少了揩油机会,灯笼的价格立即降下来,省了不少钱。该大臣很高兴。灯笼刚挂上,上面突然被抹了脏东西。慈禧经过时,有人说,这灯笼是谁买的?咋这么脏呢!慈禧大怒,叫人把灯笼全部砸碎,把采买大臣找来,让他一片一片地拾起碎玻璃,直到全部拾净为止。本想给上司省钱,却落得如此下场,谁还敢无故剥夺别人拿回扣的机会?如此看来,这些搜刮回扣的人都是坏蛋?也不一定。他们敢拿回扣是因为人治的社会给了他们权力和机会一定是给他们机会了。把白面馒头放在“饿狗”面前,却告诫他们不要吃,跟他们讲道德,讲廉耻,这不是真傻,是装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