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2016届高三4月周考(2)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2016届高三4月周考2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 赣州市 博雅 文化 学校 2016 届高三 月周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 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周考(2 )语文班级:_姓名:_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保护方言,守望乡愁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
2、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汉语方言也与汉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互相认同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标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种种事实的一扇窗口。今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让许多读者被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不少网友甚至评价说,“读此书
3、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不止是繁花,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从这方面讲,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所幸,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探索的步伐都已迈出。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
4、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即在有能力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前,先做好学术性抢救。而在民间,类似于“中国微乡音”汉语方言大赛这样的方言保护和传承活动正在兴起:在电视、广播中推出方言节目;方言进校园,让孩子们不忘乡音,记住乡情;移动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以乡音乡韵为纽带的社群,延续着方言的魅力。时间不断向前,语言的融合与演进同样不可阻挡。一些方言会淡出生活,一些新的语言习惯也正在形成。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珍视方言,其实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讲乡音、守乡愁,让我们且行且珍惜。(选自20
5、15年12月人民日报,有改动)1下列关于“方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 / 11 A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方言和普通话同等重要,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都需要高度重视。B方言是语言的变体,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通过方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C丰富多彩的方言不仅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情感沟通的纽带,而且也是展现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标志。D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很多用方言写就的文学作品因突出表现了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作。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繁花是用上海方言写成的,创造了一种不同
6、于时代主流的语言方式,其中的吴文化韵味吸引了很多的读者。B具体到如何保护方言,从全国来看,存在很多现实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国家是否应该出台政策支持,是否应该将方言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等。C保护方言的探索步伐已经迈出,在民间,出现了很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乡音乡韵得以延续。D方言与乡愁有着密切的联系,珍视方言,就是对文化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由此可见,只有保护好方言,才是对乡愁真正的守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很多方言写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优秀之作,从这方面来看,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一种努力。B方言该不该
7、保护,如今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具体到如何保护的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看法。C为更好地保护方言,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明确了先做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后再做学术性抢救的思路。D讲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诚然,普通话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普及固然重要,面方言作为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窗口也应该得到保护和继承。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金幼孜,名善,新淦人。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解缙等同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五年,迁右谕德兼侍讲,因谕吏部,直内阁诸臣胡广、金幼孜等考满,勿改他任。七
8、年从幸北京。明年北征,幼孜与广、荣扈行,驾驻清水源,有泉涌出。幼孜献铭,荣献诗,皆劳以上尊。帝重幼孜文学,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幼孜据鞍起草立就。使自瓦剌来,帝召幼孜等傍舆行,言敌中事,亲倚甚。尝与广、荣及侍郎金纯失道陷谷中。是夜,帝遣使十余辈迹之,不获,比至,帝喜动颜色。自后北征皆从,所撰有北征前录和北征后录。二十二年从北征,中道兵疲。帝以问群臣,莫敢对,惟幼孜言不宜深入,不听。次开平,帝谓荣、幼孜曰:“朕梦神人语上帝好生者再,是何祥也?”荣、幼孜对曰:“陛下此举,固在除暴安民。然火炎昆冈,玉石俱毁,惟陛下留意。”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
9、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是年十月,命幼孜、荣、士奇会录罪囚于承天门外。诏法司,录重囚必会三学士,委寄益隆。帝御西角门阅廷臣制诰,顾三学士曰:“汝三人及蹇、夏二尚书,皆先帝旧臣,朕方倚以自辅。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幼孜等顿首称谢。洪熙元年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学士如2 / 11 故,并给三俸。寻乞归省母。幼孜简易静默,宽裕有容。眷遇虽隆,而自处益谦。名其宴居之室曰“退庵”。疾革时,家人嘱请身后恩,不听,曰:“此君子所耻也。”(节选自明史)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0、 ()(3分)A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B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C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D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帝王与臣
11、子谈话时,臣子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B、尚书省下设吏、礼、兵、户、邢和工六部。刑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兵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C、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谷”“寡人”,随着秦朝建立,秦王政创立皇帝称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这个称谓一直流传至帝制终结。D、文渊阁始建于明代。功用早期主要在于藏书、编书。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是在南京宫中文渊阁开馆编纂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金幼孜文才出众。北征路遇清水源泉水涌出,他写的铭和杨荣写的诗,都得到皇上最高级别的慰劳。B金幼孜敢于直谏。士
12、兵疲惫,皇上向群臣问对策时,众人畏惧不敢回答,只有他据实进言不宜深入。C金幼孜深受器重。仁宗下诏给法司,审查重案犯时,须会同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学士一起办理。D金幼孜谦恭淡泊。金幼孜虽然很受皇上宠信,但他却更加谦虚,病重时拒绝家人为他请求身后之恩。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帝重幼孜文学,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幼孜据鞍起草立就。(5分)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89题。客舍喜崔补阙司空拾遗访宿卢纶步月访诸邻,蓬居宿近臣。乌裘先醉客,清镜早朝人。坏壁烟垂网,香街火照尘。悲荣俱是分,吾亦
13、乐吾贫。【注】崔补阙:崔峒。司空拾遗:司空曙。这两人是作者的好朋友,先于作者入仕。作者卢纶,曾3 / 11 三次应举,三次落第。近臣:皇帝所亲近的臣子,指两位到访的朋友。乌裘:指落魄失意。先醉客:比客人先醉的人,作者自指。香街:上朝时经过的街道。火照尘:上早朝时家仆举火引路。8颈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5分)9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2)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
14、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的句子是:“_,_。”(3)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老人与井夏一刀掌灯时分,瞎伯划拉着他那根光亮的导盲棍摸到黑牛家里。瞎伯有事没事最喜欢到黑牛家里去,拉拉家常、谈谈天,喝一杯黑牛采制的清茶。瞎伯说,黑牛,你晓得吧,我们村里以前有一口老井的,叫善卷古井。黑牛说,晓
15、得晓得,我小时候听爷爷讲过,说是一个叫善卷的古人,他看到春夏天枉水河河水浑浊,人们喝了就生病,就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是吧?瞎伯说,善卷是神仙下凡呢,什么都懂。他对乡里的人像兄弟姐妹一样好,和气得很。本事很大,皇帝都要向他求助,问他治理国家的办法!黑牛笑道,瞎伯,你讲得神气活现,好像见过他一样。瞎伯说,我没见过善卷,我见过他挖的井呀,那时的井台用桃花石砌的,周围又用桃花石铺了地面。我和小伙伴们在孤峰岭上砍柴,口渴了就跑到井边,趴在井边咕噜咕噜喝水,那水真甜呀。黑牛说,瞎伯,你今天总讲井呀井呀干什么呢?瞎伯不做声,从怀里摸索出一个布包,黑牛,我这里有一万多块钱,你帮我请人打一口井吧!黑牛急了,瞎伯
16、!你攒几个钱容易吗?花光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你要打一口井干什么呢!吃水还是我来帮你挑呀!你别管,黑牛,我就想再尝尝古井里的水,我要你打你就打。瞎伯把话说得很坚决,怎么劝阻都没用。黑牛只好说,那好吧,瞎伯。第二天就开始打井了。瞎伯用导盲棍点点戳戳到一个地方说,黑牛,这地方就是老井的位置,就在这儿掏吧。挖了三天,就传来了黑牛兴奋的喊叫声,瞎伯,真如你讲的,一下就挖到了老井,才下去不到二十米,就出了水呢。瞎伯急急忙忙敲着棍子来到井边,黑牛,快舀一瓢给我尝尝。黑牛舀了一瓢水给瞎伯。瞎伯喝了一口,含在嘴里,久久地品着。瞎伯摇了摇头,黑牛,你欺我是瞎子是不是。这是孤峰岭上的山泉水。4 / 11 黑牛说,我
17、骗你干什么?不信你丢一个石子下井试试。瞎伯果真摸了一个小石子丢下了井。听到扑通一声水响,瞎伯笑了。瞎伯说,黑牛,你帮我把其他的乡邻都喊过来一起吃晚饭吧,要庆祝呢!太阳一偏西,大家陆陆续续地来了。来的人都给瞎伯道喜,瞎伯乐得白胡子一抖一抖。这个黄昏,瞎伯的小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菜每家都带来了一些,合在一起,满满一大桌。男人喝着德山老酒,女人也喝,瞎伯也端起了酒杯。瞎伯说,黑牛,井打好了,剩下的钱你去买一些管子,一家一家把水抽过去。大家说,瞎伯,剩下的钱你自己收好,买管子每家自己管吧。瞎伯说,黑牛,我十几岁就瞎了,这辈子全靠你们这些乡邻照顾,要不,我这瞎老头哪有这么好的日子!我不能忘本哪,就做这么
18、一点点好事,也算是对大家的报答吧。我晓得我的日子不多了,我走了,麻烦大家把我埋进土就行,不许用太多的钱,黑牛,你要是不依我的,我就在你梦里来找你。大家都哈哈地笑起来,一边举杯干酒。瞎伯也许醉了,睡到第二天中午还没有起来。黑牛从屋梁上爬了进去。瞎伯已经睡了过去,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把瞎伯抬上了山,黑牛用瞎伯留下的钱请了一个专业打井队。打井的人用洛阳铲在新井三米远的地方探到了老井的位置。一层一层的土起上来,露出了古老的井壁。再往下,堵住的泉眼打开了,清亮的水涌上来,水花翻开着,像一朵一朵百合。黑牛从开始打的井里起上来一只盛水的大木桶,这是蒙骗瞎伯的。然后,从古井里打上来一桶水,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
19、围在井边的乡邻都屏住呼吸,抿了一口。水甜甜的,润润的,像甘露。(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篇写“掌灯时分,瞎伯划拉着他那根光亮的导盲棍摸到黑牛家里”,看似突兀,但能够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瞎伯跟黑牛讲了那么多关于善卷的故事,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跟善卷差不多,他也是会为大家谋福利的人。C、因为瞎伯见过那口古井,所以他根据自己的记忆用导盲棍点了一个地方,黑牛在那里打出了甘甜的井水。D、瞎伯用自己的钱为村里人挖了口井,大家都来给瞎伯道喜。当瞎伯要用自己的钱给大家买管子通水时,被大家拒绝了。E、瞎伯虽然去了,但他是满足的,因为
20、他虽然感觉黑牛递给自己的水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好,但总算还了乡邻们一份情。(2)小说中的瞎伯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黑牛为什么开始不用瞎伯的钱打井,而在瞎伯死后又用他的钱打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4)小说为什么以“水甜甜的,润润的,像甘露”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我的文学生涯陈忠实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听说我的一位老爷(父亲的爷爷)曾经是私塾先生,而父亲已经5 / 11 是一个纯粹的农民,是村子里头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打算盘也能提起毛笔写字的农民。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入
21、学,1962年高中毕业回乡,之后作过乡村学校的民办教师、乡和区的干部,整整16年。对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了解,是这段生活给予我的。1978年秋天,我调入西安郊区文化馆。我再三地审视自己,还是决定离开基层行政部门转入文化单位,去读书、去反省以便皈依文学。1982年冬天,我调到省作协专业创作组。在取得对时间的完全支配权之后,我决定干脆归老家,彻底清静下来,去读书,去回嚼20年里在乡村基层工作的生活积蓄,去写属于自己的小说。我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文学作品,尚不知世有“作家”和“小说”。上初中时我阅读的头一本小说是三里湾,这也是我平生阅读的第一本小说。赵树理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而三里湾的农民和农村生活对
22、我来说却是再熟识不过的。这本书把我有关农村的生活记忆复活了,也是我第一次验证了自己关于乡村、关于农民的印象和体验,如同看到自己和熟识的乡邻旧生活的照片。我随之把赵树理已经出版的小说全部借来阅读了。也就在阅读赵树理小说的浓厚兴趣里,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篇小说桃园风波,是在初中二年级的一次自选题作文课上写下的。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我的兴趣就不仅仅局限于验证自己的生活印象了。一本本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画卷所有这些震撼人心的书籍,使我的眼睛摆脱开家乡灞河川道那条狭窄的天地,了解到在黄土高原的夹缝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父亲自幼对我的教诲,比如说人要忠诚老实啦,本分
23、啦,勤俭啦,就不再具有权威的力量。我尊重人的这些美德和规范,却更崇尚一种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事业、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品质。父亲对我的要求很实际,要我念点儿书,识得字儿就行了,他劝我做个农民,回乡种庄稼。开始我听信他的话,后来就觉得让我挖一辈子土粪而只求得一碗饱饭,我的一生的年华就算虚度了。我不能过那种只求温饱而无理想追求的猪一样的生活。大约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想搞文学创作的理想就基本形成了。而我面对的现实是:高考落第。我们村子里第一个高中毕业生回乡当农民,成为一个念书无用的活标本,很使一些供给孩子读书的人心里绽了劲儿。我的压力又添了许多。在这种别无选择的状况下,我选择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623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