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与红旗渠领导者亲密接触.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历史 红旗渠 领导者 亲密 接触
- 资源描述:
-
1、与红旗渠领导者亲密接触一年前,我来北京为孙女陪读,每天晨练总能看到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从他不凡的言行中就能看出,他一定不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一定有着非凡的经历。有一天,我向一位一起晨练的老人问道:“您知道那位老人是谁吗?我总觉得他不是一般人。”“你看过电影红旗渠吗?”“看过,我现在还会唱红旗渠的插曲呢!”“那位老人就是当年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建设红旗渠的策划者和领导者,今年都84岁高龄啦!”那天回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在网上找到了杨贵的名字,真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杨贵14岁就参加了革命;15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和区抗联副主席;17岁担任了区长。谁都知道,在那战火纷飞
2、的年代,我们党的各级组织的领导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是要经得起艰难困苦、风云变幻、出生入死的考验的。他虽然那么年轻,还负过伤,但总是那么意志坚定、英勇无畏、冲锋在前,不仅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而且受到了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26岁担任了林县县委书记,为摆脱林县人民因缺水而饱受煎熬的困境,从1955年起,他就带领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爬山越岭并深入群众,开展了调查研究,“摸大自然的脾气”。他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山凿岭,修坝筑渠,相继建成了3条水渠和3个中型水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非凡成绩。为此,毛主席曾在专列上亲自接见了他。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林县干旱缺水的状况,1960年初,杨贵又带领县党政领导
3、班子成员和全县人民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开始了红旗渠的修筑。经过10年有余的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终于建成了有干渠、分干渠、支渠和斗渠在内的、长度为1500多米的“人工天河”,并建设了48座一二类小型水库、346座塘堰以及12408座各种建筑物,还建设了水电站和提水站。在修建这些工程的过程中,削平的山头就达1250个,架设渡槽151个,凿通隧道211个。这是多么浩大而艰巨的工程啊!红旗渠及其系列工程的建成,不仅让56.7万林县人喝上了好水,而且使粮食亩产从100公斤猛增到了460多公斤。有位国际友人曾盛赞红旗渠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周恩来、李先念、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提倡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周恩来总理曾亲自提名杨贵为公安部副部长。我这么详细地了解他是想更好地接近他。在我们党的91岁生日的第3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这位可敬的老人问好,和他聊天,最后合影留念,用相机记住那难忘的一刻。那一刻,使我感到格外的荣幸;那一刻,让我感到特别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