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人生是一场直觉.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历史 人生 一场 直觉
- 资源描述:
-
1、人生是一场直觉源氏物语最著名的两个中文译本,一个是丰子恺版,一个是林文月版。林文月的表弟是连战,外祖父是连横,老师是台静农,她家中的客厅里常常往来林海音、董桥等人的身影。台湾大学有一座“望月楼”,有人开玩笑说望的就是林文月。1978年12月的某个冬夜,林文月终于翻译完成源氏物语全本54帖。丈夫和一双儿女已经沉沉睡下,从窗口远眺过去,整个台北都在安眠,只剩下稀稀落落的灯光。“我当时感觉紫式部就站在我身后。”从1973年开始,历经五年半,这部日本平安时代的巨著终于被林文月翻译成为中文。这五年半以来,她的写字桌桌面布局从未改变:书桌正中间放着源氏物语古文的底本,在一边放着3种日本现代文译本,古文底本
2、下面则放着两种英译本。平时她备课或给家人老师写信,就直接压在这层层叠叠的各种源氏物语书籍之上写。2012年10月底,林文月第一次来到北京。站在北大的讲台上,她并没有多谈源氏物语的翻译,反而是讲了她的两篇回忆性的散文:江湾路忆往和我所认识的刘呐鸥,回忆她童年时期在上海日占区的生活。没有礼节性的寒暄,她的开场白是:“教书的时候我都是站着的,今天我还是站到不能站为止吧。”全体鼓掌。这一年她已79岁。我到底是哪里的人小时候,长期生活在上海日租界的林文月以为自己是个日本人。父亲在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做事,而在当时的上海,台湾人一律入日本籍,是日本公民。在家中,林文月和父亲说日语,和母亲偶尔讲一点点台湾话
3、,和家里的娘姨则讲上海话。而“正式场合,全家对外讲的都是日本话”。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3岁的林文月跟着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听着广播,大家一起抱头痛哭。没过几天,林文月忽然被告知:自己是战胜国一方。日租界里的台湾人,每人都分到一面中国国旗,人们奔走相告:赶紧把日本的太阳旗烧掉。直到家门口挂上中国国旗,林文月才懵懵懂懂地明白:哦,原来我是中国人。1945年夏天的日租界一片混乱,趾高气扬的日本人变为丧家之犬。这一切在林文月眼中,是那么虚幻而又真实。由于父亲在日本公司供职,林家门上被贴上封条,上书“东洋鬼子的走狗”。父亲觉得无法再留在上海,于是带着全家匆匆远渡台湾,连在上海的
4、房产都未来得及处理,林文月甚至没来得及和任何同学告别。到了台湾,“身份”依旧是林文月的一个困扰。林文月台语不好,想要融入当地必须赶紧学会台湾话(闽南话)。二战之后的台湾禁止使用日语,学校里,老师们用台语向学生教授国语那些老师也非常吃力,他们的国语同样不够用。小学六年级的林文月突然需要同时适应两种新语言。她在脑海中不断地把国语翻译成日语,把日语翻译成台语,颠来倒去。“这是我翻译经验的开始。”林文月说。刀片刮出的“中文系”“有巧合,才会想到历史有那么多机缘。”林文月说。就在林文月一家登陆台湾岛7个月之后,台静农拿着台湾大学的聘书从四川江津赶赴台湾,“支援台湾建设”。当时的台静农从未想到自己的后半生
5、会一直在台湾度过,不料最终他人生的归宿地就是台北。13岁的林文月也从未想到,6年后她将见到影响她一生的恩师。这个人是和她同年来到台湾的。到达台湾后的林文月进入台北第二女中,由于成绩优异,她始终做班长。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班长负责收取大家的志愿表格。在当时,读外文系对女孩子来说是“最为摩登的选择”,林文月也不例外地填了台大外文系。但在收取全班志愿表格的时候,她发现40多个女生中几乎全部都填了外文系,仅有一个人选择了哲学系。林文月顿觉没意思:“怎么每个人都跟我一样,真俗气。”钢笔填写的表格很难进行大幅度的改动,她想了一个最快捷的办法:刮掉“外”字,写上“中”字。“外文系改成中文系最快了。”这一“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