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汤一介三看.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历史 一介
- 资源描述:
-
1、汤一介三看2014年9月9日,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国学泰斗汤一介先生在北京北医三院逝世,享年87岁。汤一介1927年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因受父亲汤用彤的影响,汤一介对传统文化接触很早,并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更在耄耋之年发起并主持我国规模最大的儒学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儒藏工程。先生仙逝,令人惋惜不已。本版今日刊发纪念文章,以表对先生的追思之情。看眼光汤一介说,1949年以后,他欣赏的人文学者只有两位:一为费孝通,一为冯契。关于费孝通,汤先生说:“特别是费孝通晚年,他并不高调,他比较低调。但是他提出的三个思想:多元一体、文化自觉、文明共存,我觉得对中国讲应该有很大的影响
2、。”关于冯契,汤先生说:“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这个马克思主义有他非常鲜明的特点。他希望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中国儒家思想,还有西方所谓的分析哲学,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性与天道的问题。”费孝通是汤一介的长辈,乃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者之一,曾官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费孝通晚年低调而务实,我想,与他多年的“右派”生涯有关。汤一介欣赏费孝通,在于哲学高度上的思想共鸣。比如,他多次引用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阐述:“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
3、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冯契也是汤一介的前辈,为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冯契早年就是一个革命者。他1935年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进清华,师从金岳霖、冯友兰攻读哲学。1937年抗战爆发,清华南迁,他在长沙临大投笔从戎,去了延安。1939年,又回西南联大复读。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上海执教,有“主东南哲坛”之誉(何炳棣语)。1995年,汤一介读到冯契的智慧说三篇导论,赞叹冯先生“熔铸古今,会通中西”,成一家之言,走的是一个大学者的路
4、,是“世纪末中国最应注意的哲学家”。看出手汤一介出身名门:祖父汤霖是前清进士,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传家;父亲汤用彤是民国大学者。汤一介读的是北大哲学系,毕业后留校。毛泽东时代,思想定于一尊,汤一介自谓只是一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员”。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他才痛感“今后不能听别人的,得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那么,他是怎么思考的呢?在我的哲学之路一书中,汤一介把自己的哲学思考概括为:“中国传统哲学讲的是一种普遍和谐观念的哲学,这种合一的思维模式当然有其意义。中国的普遍和谐观念,讲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这四个层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