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苏轼讲故事巧拒求官者.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历史 讲故事 巧拒求官者
- 资源描述:
-
苏轼讲故事巧拒求官者1057年,22岁的苏轼和19岁的弟弟苏辙在其父苏洵带领下进京赴试,在仁宗皇帝举行的殿试考试中,双双考中进士,名震京师,可谓少年得志。当时的大文学家、宰相欧阳修在读到苏轼的文章时说:“看他的文章,我的汗都快下来了,再过三十年,就没人知道我了,而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儿孙选了两个好宰相。”苏辙和苏轼兄弟俩考中进士后在京城任职做官官,苏辙任尚书右丞,苏轼任翰林学士丞旨。兄弟俩为人正直,廉洁奉公,对于那些跑官要官者一概拒之。兄弟俩有一旧交,想攀上兄弟俩这层关系谋得一官半职。在苏辙那里苦苦求情,没有如愿,便满怀希望转到苏轼这边来。他说:“我想谋个职,请你帮忙说几句话。”苏轼未置可否,却向这位旧友讲了个故事:有个穷人去盗墓,先掘开了左边的那一座坟,坟里的死者皮包骨头,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里。他说:“我是伯夷,就是饿死在首阳山的那个人,我没有钱。”盗墓的人想想也是:“饿死的人身上会有钱吗?”于是就准备去挖右边那座坟,伯夷好心相劝说:“那是我的哥哥叔齐,我这个做弟弟的瘦成这个样子,他会有钱吗?”听完了苏轼的故事,这个人明白了,苏轼是拿这个故事打比方再告诉他:伯夷是苏辙,叔齐是自己;苏辙满足不了你的要求,我苏轼就能满足吗?还是不要再说了吧,帮你当官做说客,这个忙我不能帮!朋友会意,竟忍不住笑了起来,不在为难苏轼兄弟俩。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