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一个年代的副本.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一个年代的副本 文摘 社会 一个 年代 副本
- 资源描述:
-
1、一个年代的副本一出发去干校的那一天,父亲瞒着所有的人来幼儿园看我。我们之间隔着幼儿园大门的栏杆。他说我们很久不能见面了,因为他要去很远的地方。我没有问他任何问题。我没有问他“很远”有多远。那是我对“距离”最早的记忆。那是我对“距离”最早的恐惧。四个月之后,正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祖国迎来了“伟大的”70年代。历史学家有理由和责任对上世纪70年代第一篇元旦社论中这个平庸的形容词提出质疑。他们很容易在字典里找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其他选择。站在70年代的入口,我只是一个将近六岁的孩子。沙漠还在延伸,黑夜还在继续,但这就是我的必经之路。我必须走进这个年代,将它当成我的水、我的空气、我的土壤
2、和我的恩师。我所有的感官都将由它启蒙。我全部的梦想都将从它发源。二1970年春天,我像许多中国人一样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天籁之音:Sol-Sol-La-Re,Do-Do-La-Re(东方红乐曲)这是70年代最世俗的乐曲,但是这一次,它来自神秘莫测的天外,来自一颗仅重173公斤的“星星”。那颗人造的“星星”就像在今天的卡通片里出没的怪兽,激起了孩子们无边的想象。夏天的夜晚,家长们将竹板凳搬到了我们那一排平房前的空地上。孩子们乘机开始了一场视力和听力的角逐。我从来没有用肉眼看见过那颗“星星”,也没有直接(不经过收音机)听到过那划破夜空的乐曲。但是,有几个孩子却宣称他们听到和看见了。他们在我耳边哼唱起他
3、们直接听到的旋律,同时指着夜空说:“就在那里,动的那一颗,像流星一样。”我有点自卑,也有点嫉妒。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感觉不到那些年纪相近的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感觉得到的奇迹。好在很快又出现了新的奇迹。这已经不是从中国的沙漠上升起的第一朵蘑菇云,但这是进入我记忆中的第一朵。它阴森森的美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母亲总是提醒我不要去碰路边的野蘑菇,而我还隐隐约约听说过家族里曾经有人死于蘑菇中毒。这从飞机空投下的氢弹中生长出来的“蘑菇”是不是也会有毒?它的毒性会有多么剧烈?像所有身心健康的男孩一样,我对武器充满了敬意。在我出生那一年成功爆炸的原子弹和我三岁那一年成功爆炸的氢弹已经是我和邻居的孩子们游戏时使
4、用的常规武器。我们有许多次关于原子弹更厉害还是氢弹更厉害的争论(当然,解决那种争论的最后方式通常是原始的拳打脚踢)。为了游戏能够不断地“升级”,我们总是盼望着新的武器(准确地说,是新武器的“名称”)。如果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新一次的核试验都只是技术的奇迹,“远在天边”的奇迹,1970年还带来了只属于我自己的奇迹。很多时候,去参加政治学习的母亲并不想让我们自由散漫。她将我和姐姐锁在九平米的房间里。窗外就是街道,我不仅经常能够听到百姓的摩擦,偶尔还能够听到革命的风暴。可是这些都不能激起我的兴趣。我经常会觉得百无聊赖。有一天,我觉得无聊透顶,于是开始翻箱倒柜。在书桌最下层的抽屉里,在一大堆文件和报纸
5、的下面,我意外地翻出了一本名为革命烈士诗抄的书。这书名中的“革命烈士”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我已经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但是,这是我一生中看到的第一本诗集:“诗”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和姐姐随意地翻动着诗集。突然,我们的视线被两行诗句抓住了:在埋葬我骨骼的大地上,将有爱情的花儿开放。我至今不相信当时自己能够独立地认全这诗行里的字,但是我永远地记住了这两行诗(以及诗人的名字)。这是一次意外的阅读,还是一次宿命的阅读?这是沙漠和黑夜中的一个瞬间。在这个电闪雷鸣的瞬间,爱情在死亡和诗歌的陪伴下进入了我的生活。这是我的第一次诗歌体验,也是我的第一次死亡体验和第一次爱情体验。像马雅
6、可夫斯基最后的爱情体验一样,这第一次漂进我生活之中的“爱情的小舟”也注定要撞上“现实的礁石”。晚餐的时候,我忍不住向母亲炫耀下午的发现,得意地吟诵出了那两行诗。我以为我的发现和吟诵会得到母亲的赞赏。可是,我错了。母亲只是吃惊了一下,然后很冷静地看了我一眼。她什么话也没有说。第二天,那本书就不见了。而且,它永远都不见了。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为我独创的奇迹。三我出生在四月。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经历四月的残忍。那一年的教育革命将小学的入学时间提前到了春季。而1971年3月春季学期开始的时候,我还不够法定的入学年龄。母亲不愿意继续将我锁在家里,哪怕抽屉里已经不再隐藏着爱情的秘密。于是,我被送到了在宁
7、乡县城教小学的小姨家去启蒙。一个刚刚习惯了没有父亲的孩子又要开始习惯没有母亲的生活。我的小姨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家长。我听话又上进,本来可以让我的小姨非常省心。但是,我还有让“生活来源于艺术”的癖好,弄巧不仅会成拙,还可能闯下大祸。有一天晚餐时,我嚼到了一颗小石子。动作夸张地将饭菜和石子吐掉之后,我模仿红灯记里的交通员,重复了他那一句群众喜闻乐见的台词。我的小姨没有为我鼓掌,而是狠狠地给了我两个巴掌。是啊,那是“伟大的”70年代,我怎么可以借用艺术的形式攻击说:“呸,呸,这是什么世道!”我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是一个棕色封面的笔记本,里面存放着我感兴趣的名言和知识。像上进的美国孩子记得
8、从华盛顿以来的美国总统一样,我记得从陈独秀以来的“党的九次路线斗争”中的反面人物。笔记本里有专门的一页按次序整齐地排列着这九次路线斗争。那一页下面的空白让我对历史充满了警觉和期待。1971年10月底的一天,母亲去市里听中央文件的传达,而我所在的长征小学也停了课。我捧着一本连环画在周南中学门外的北正街上边走边读。那是一本我已经读过无数遍的关于英雄戴碧蓉的连环画。在北正街粮店的门口,我被班上个子最高、成绩最差的那个女同学叫住了。她指着我正翻开的那一页上的“副统帅”说:“你怎么还看他呀?”她对“他”的那种不恭敬的态度令我大吃一惊。我问她为什么不能看“他”。她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问我母亲是不是听中央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