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圆明园: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的历史见证.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圆明园: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的历史见证 文摘 社会 圆明园 中华民族 辉煌 屈辱 历史 见证
- 资源描述:
-
1、圆明园: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的历史见证中华民族高峰期的杰作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不仅是清王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又一高峰期的杰作。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平定三藩叛乱之后,中原地区100多年中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人民群众得以休养生息,人口迅速增加,从清初的5000万,到了乾隆末年,增加到3亿。生产的粮食能养活3亿人口,可见清代的农业生产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外国学者估计乾隆时期生产的粮食占全世界的32,比全欧洲生产的粮食还多。中国的工业(主要是手工业)也是世界领先的。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全世界的工业生产,中国占32,整个欧洲只
2、占27。根据统计,18世纪中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世界第一。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清王朝的财政收入也与日俱增。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积累,乾隆即位的时候,户部库存银已有3000余万两,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更增至7000余万两,相当于清政府两年多的财政收入。乾隆认为“泉货本流通之物,财散民聚圣训甚明,与其聚之于上,毋宁散之于下。”而他散财的方法,就是大兴土木。所以,乾隆年间,北京出现了一个建设的高潮。圆明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清王朝建立后,就确定了“文教是先”的方针。他们向先进的汉族文化学习,重视学校教育,恢复科举考试制度,两次开设博学鸿词科,举办各种文化
3、工程。康、雍、乾时期,终于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有人统计,这一时期的大小文化工程达170余项之多,其特点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康熙时编纂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和乾隆时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其他的文化工程如全唐诗、明史、皇舆全图、大清一统志、康熙字典、佩文斋书画谱、三希堂法帖等都是集传统文化之大成、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工程。小说方面,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戏剧方面,有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被人们称为“国粹”的京剧,也是在这一时期吸收了昆曲及多种地方戏之长而成的。清代的绘画、书法、诗词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乾嘉汉学的兴起,也是传统文化集大成的特点在学术
4、领域的表现。一代名园圆明园,正是在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时代建成的。圆明园是一座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兼有御苑和宫廷两种功能。为了适应清统治者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需要,圆明园的建筑数量多,类型复杂。殿、堂、轩、馆、楼、阁、厅、室、廊、榭、亭、桥应有尽有。建筑布局,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把绝大部分的建筑物集中为许多小的组群,再分散配置于全园之内。它们分别与自然空间的局部山水地貌和树木花卉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丰富多彩、性格各异的园林景观,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景”。圆明三园共有100余景,从各景的造景取材和命名,都可以看到他们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圆明园,原是康熙赐给皇四子胤禛的一座小园,建于康熙年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每天一日练第11天课件 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