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1《荷塘月色》(1)教案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荷塘月色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1荷塘月色1教案 江西省 万载县 株潭中 学人 高中语文 必修 荷塘 月色 教案
- 资源描述:
-
1、学科语文年级高一时间2017/11/28节次1主备人王谱秀复备人课题荷塘月色教学目标1.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 品味本文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3. 通过“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掌握散文的学习方法。重点1.通过对4-6段的赏析,品味文章的语言美。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课堂模式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新授 课内练习(及检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一、新课导入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如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二、作者简介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
3、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三、初读文章,正字音,读出感情,让学生进入特定情境四整体感知1.概括段意(见ppt 展示)2重点赏析课文第四、五、六段,感受美丽的风景第4段:月光下的荷塘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色3.作者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写荷叶、荷花、荷香的?(体现语言美、修辞美)(1)叠词使用,如“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缕缕”的清香、等(2)动词美,如“泻”、“浮”分析其妙处(3)博喻,如课文第四段(4)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5)拟人重点介绍博喻和通感两种修辞4.概括月下荷塘,塘上月色及周围的景色五、作业。.完成导学案1.反复诵读第四段,感受风景美2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第四段的修辞手法,感受语言美.总评或反思备注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株潭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单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