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苏教版 语文 第四 教学 设计 单元
- 资源描述:
-
1、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多了白发 眼睛湿润)从“孟郊看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三、学习第三节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2、自由读第三节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这句话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
2、草比作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这句诗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四、教学生字1、分析字形 “恩 迟 言 寸 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 2、把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和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第三课时一、复习1、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2、游子吟这首诗你也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比赛读。二、指导背诵1、看图背诵这首诗 2、同座位点背 3、指名读,齐背。三、读补充阅读
3、上的相关文章四、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补( )摸( )针( )恩( )扑( )漠( )什( )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孟郊( )着身上的衣服,( )着那又( )又( )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 )不就像这( )?沐浴着(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不了太阳的( )啊!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4、学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10、沉香救母(一)教学要求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2、学习本课2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美观的书写生
4、字,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行默读训练。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从音、形、义上区分它们,能正确、美观地书写。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过宝莲灯这部电影吗?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2、今天,我们学这个神话故事,因为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学,板书10劈山救母(一)教学“母”,看老师写这个字的笔顺,学生书空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读书。二、初读1、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词2、(出示生字词)叹气 眼泪 气愤 心狠手辣武艺 默默 累得 力量 善良 腰酸背疼 增添 寒冬腊月自读生字词说
5、说在生字的音形义上你有什么收获?“善”读翘舌音,“酸、增”读平舌音“试”的斜钩上能写撇“默”指的是不发出声音,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带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4、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谁能读得更好?三、初步理解课文1、通过读,你读懂了课文中哪个问题?2、通过读,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四、教学生字1、分析字形“愤、默” 看课后笔顺表自学,重点指导“武”。2、指导写字(略)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3、体会沉香为救母而刻
6、苦习武的决心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读词语。2、默词:默默、气愤、心狠手辣、习武、练功二、新授1、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出示:沉香妈妈在哪里? 他把妈妈救出来容易吗?为了救母亲,他是怎么做的?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哪小节能告诉你问题的答案? 3、学生自读课文。 4、相互交流讨论。5、教学第12自然段。(1)这两节的内容能解决第1个问题。(2)自读第12自然段,说一说答案。(3)爸爸为什么先叹气,后来才讲呢?(4)沉香为什么听后又难过又气愤?从中看出沉香怎样?(5)请你读出沉香那难过又气愤的样子?6、教学第3自然段。(1)你们从第几自然段中能找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2)指名读。(3)沉香救妈妈
7、有什么困难?(出示)1、怎么能对付得了他呢?2、是对付不了他的。a.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b.两句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c.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d.有感情地齐读第1句。7、教学第4自然段。(1)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2)指名读第4自然段。(1)沉香到底如何做的?(出示挂图)图上两个人在干什么?(2)沉香怎样学艺的?(3)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三、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会用“一就”造句。 2、进一步学习默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默读的要领。 2、指名讲述课文主要内容。二、指导复述。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课文故事。 2、利用板书或挂图进行复述。
8、 3、同座位互相复述。 4、指名复述。三、课后练习4。1、读一读句子。 2、用“一就”造句。四、课堂练习。(一)选词填空:用心 小心 关心1、李老师对同学们很( )。2、同学们在教室里( )地写作业。快乐 高兴 喜欢1、爸爸的病好了,今天就出院,我真( )。2、我最( )看童话故事。3、“六一”这一天,我们班开了庆祝会,度过了( )的节日。(二)把这个故事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11、沉香救母(二)教学要求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帮助”造句。3、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重点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