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河南省 上蔡县 第一 初级中学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答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包括四篇古代散文,五首诗词曲,编为五课。这些作品,有写景,有传记,有议沦,有书序,都是我国古代诗文作品中的优秀篇章,非常适合中学生阅渎。这些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浓厚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还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加强朗读和背诵,注
2、意整体把握,主动探究以及延伸拓展。 2、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安排 与朱元思书2课时五柳先生传2课时马说2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诗词曲五首3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 检测及讲评2课时合计:15课时五、教学措施与方法1、诵读法:宋代朱熹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教师用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带读等方式,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领他们进入文中之境,继而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成诵。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互相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绿色课堂”。3、拓展联读法: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获得更多信
3、息,缩短与作者的距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趣味改写法:激励学生加强对优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21与朱元思书教师寄语:走进富春江,领略那儿的自然风光!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理解文章意思。3、了解景物描写的层次,感悟作者的情怀。4、读出本文生动形象、优美传神而富于意蕴的特点。重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山水奇异的景色美。2、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风烟_净 缥( )碧 急_甚箭 经_
4、世务负势竞( )上 泠泠( )作响 _谷忘_ 嘤嘤( )成韵 鸢( )飞戾( )天 在_犹昏 互相轩( )邈( ) 横_上_2、 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_ ,是 _代_家,字_ ,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 。二、合作探究目标一:通读全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把不懂得记录在下面,和小组同学合作交流。目标二:熟读的基础上翻译课文,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小组同学交流。目标三:1、 课文用哪八个字概括富春江山水? 答: 2、 富春江的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答: 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之美,概括为“_,_”八个字;第二段
5、承“异水”二字,抓住“_”和“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之美。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目标三:1、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2、 富春江的山水之奇异作者是通过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来描绘的,请同学们分别找出写视觉和听觉的句子,加以品析。答: 三、拓展延伸同学们,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教后记22五柳先生传教师寄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6、远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疏通文意。3、诵读课文,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学习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学习难点: 1、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2、体会课文中“不”字的妙处。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找出生字并注音.嗜( ) 辄( )箪( )黔( )汲( )俦( ) 觞( ) 欤( )回顾了解陶渊明回顾桃花源记的主要内容和归园田居(其三),你还能默写出这首诗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你会讲吗?结合上述作品,谈谈对陶渊明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目标一:理解文章
7、的重点词语,记录不懂的,与同组同学交流。目标二:疏通文意,记录不懂得句子,与同组同学交流。目标三:1、文章叙事部分分别从性格和志趣两个方面刻画了五柳先生,请找出写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再找一找文章写了五柳先生几大志趣?2、读课文思考:他的志趣与性格有什么联系?如何理解他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嗜酒”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常著文章自娱”? 3、议论部分哪句话与五柳先生的性格相照应。三、拓展延伸这篇文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后记:23马说教师寄语:你没有摘到的只是春天里的一朵花,而整个春天还是属于你,朋友,别灰心! 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8、,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3、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重难点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祗( ) 骈( ) 槽( )枥 一食( ) 食( ) 之者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二、合作探究目标一:理解文章的重点词语,记录不懂的,与同组同学交流。目标二:疏通文意,记录不懂得句子,与同组同学交流。目标三: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9、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4、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5、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情感?三、拓展延伸“千里马”一定要被“伯乐”发现的理论在当今社会还成立吗?谈谈你的看法。教后记:24送东阳马生序教师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和正反对比的手法。2、学习作者刻苦求学、自励奋进的精神。重难点: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学习过程一、开阔视野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你知道多少?1、囊萤映雪 2、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3、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
10、。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4、画荻教子: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二、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嗜() 叱咄() 箧() 缊()媵人() 容臭() 烨然() 衾()2、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作者(朝代),字,号。三、合作探究目标一:1、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及停顿。2、结合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把不能解决的字词及句子记录在下面。目标二:熟读课文,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三、拓展延伸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