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3月教学调研考试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盐城市 盐都区 实验学校 2015 九年级 语文 教学 调研 考试 试题
- 资源描述:
-
1、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3月教学调研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名句默写填空。(10分)(1)奇文共欣赏, 。 (2) ,偏信则暗。 (3) ,后不见来者。 (4)路曼曼其修远兮, 。 (5)上有所好, 。 (6)我劝天公重抖擞, 。(7)诸葛亮出师表中交待作者人生志趣的句子是: , 。(8)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具有挂起风帆,直渡大海的精神,让我们用李白的行路难里的两句诗共勉: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文学是一个绚烂迷人的世界。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国画,你
2、尽可流转明mu,欣赏蓝天白云、激流飞瀑;文学是一座诧紫嫣红的花园,你尽可敞开心fi,呼吸玫瑰馥郁、秋菊清香; , , 、 。走进这个世界,我们能砥励闪光的智慧,丰富纯洁的情感,熏陶高贵的灵魂。(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流转明mu( ) 心fi(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 ) ( )改为( )(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2分) ,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创作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佳联妙对,现在欣赏这些绝妙名联,犹如含英咀华,齿颊留香。B.在现行考试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任何
3、给学生减负的举措都只能是“隔靴搔痒”。C.大家一致认为,习总书记的两个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意义深远,对今后党的建设和改进作风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D.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全球减排计划”执行理事达卡尔说,新建的城市能提供一个重新思考城市规划。B.也许每个人的“中国梦”不尽相同,而且共同的一定是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C.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民心所向、发展所需、稳定之要,是当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D.这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
4、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有人认为,汉语正面临着危机。_。它不仅造就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A.B.C.D.6.回忆经典名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1)在文艺复兴这么一个讲究容貌
5、漂亮和仪容的时代,他是个最不受人喜欢的人物。他中等身材,双肩宽阔,躯体瘦削,头大,眉高,两耳突出面颊,脸孔长而忧郁,鼻子低扁,眼睛虽锐利却很小。可以说,他的长相非常糟糕,不讨人喜欢。“他”是 。(1分)(2)忽然我的眼前黑了起来,但是当时觉得这和头顶上飞来一片云的情形大不相同。我转过身来却发现头上有一个不透明的大东西遮住了太阳,它正朝着岛飞来;看起来它大约有两英里高,把太阳遮了有六七分钟上述文字选自格列佛游记,请回答下列问题:“一个不透明的大东西”是指“飞岛”,该国国王用这种东西干什么?(1分) 格列佛在该国的“设计家学院”(拉格多)里,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两个来。(2分) (3)读一读,指出
6、A、B两处的人物是谁。(2分) A 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 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下面两幅漫画反映的是祥子“怒辞杨宅”(骆驼祥子第五章节)的部分内容。请根据漫画提示,结合本章节相关内容,概括祥子的性格特点。(2分) 7.语文实践活动。(5分)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过去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作“职工
7、宿舍”“家属大院”等。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像“鸿儒明邸”“水岸华庭” “龙湖新城”“观湖壹号”之类的名字。同时,调查中还发现以“澳洋欧洲花园”“罗马假日”等洋名来命名的住宅区也很多,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华夏,错把故乡作他乡”。(1)从以上有关“住宅区命名”的调查中,你能得出哪两点结论?请简要概括。(2分) (2)根据以上调查,请你就“如何为住宅区命名”这一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建议。(1分) (3)请参照示例,用富有一定文采的语言(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对下面住宅区名称的丰富内涵进行阐释。(任选其一)(2分) 参考示例: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
8、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亲近山水,融自然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活之中。 立于滨中北侧的“学府壹号”: 处于喧嚣繁杂之间的“隐庐”: 二、阅读与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4分)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更深:夜深了。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8.首句“更深月色半人家”营造了 的氛围,由“北斗阑干南斗斜”中 “ ”一字可见夜已经很深了。(2分)9.清代文学家顾贞观评此诗“二十有八字无可用者,其透一字妙甚。”请简析“透”字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4题。(16分)【甲】公与之乘,
9、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注释
10、】故事:按旧例。虏:敌人。移文:发文书。传檄:发出紧急公文。交缚:交叉缚扎。热火:点火。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公将鼓之( ) (2)望其旗靡( )(3)会匈奴大入塞( ) (4)范兵不敌()11.用“/” 给下列句子划分两处朗读停顿(2分) 虏 遥 望 火 多 谓 汉 兵 救 至 大 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13.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2分)。乙文中,廉范在众寡
11、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什么?(用原文作答)(2分) 14.作为出色的军事指挥家,曹刿和廉范各表现出了哪些可贵品质?(2分)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519题。(共15分)猪饲料中的砷是砒霜吗?2013年3月份,黄浦江上游水域漂浮万头死猪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网络上有报道称黄浦江死猪漂流的真相是养殖户为了让猪更有卖相,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了有机砷,也就是砒霜(水浒传里武大郎就是被潘金莲用砒霜毒死的),喂食四五个月后导致猪内脏腐烂而大批死亡。这死因见不得光,又不敢拿去市场上卖这样的死猪肉,养殖户只好把死猪抛到河里了事。大家都往河里一丢,猪尸们就在黄浦
12、江大 游 行了。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砷这个物质。大量的羊、猪和鸡的研究结果表明,砷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动物的生长,砷元素可以起到一些积极作用:杀灭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具有类似于抗生素的作用;增强肠壁的通透性,从而促进肠道细胞的代谢,并与维生素B12和一些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促进生长;舒张毛细血管、改善皮肤营养,使皮肤粉红,毛发光亮,改善商品猪的品相,对改善鸡蛋颜色也有帮助。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砷化合物一度成了世界畜牧业的普遍做法。不过,符合规范的砷添加剂都是有机砷制剂,因为无机砷具有很强的毒性,而无机砷中三价砷的毒性又大于五价砷,砒霜中的砷就呈三价。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