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洛阳市 2021 2022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洛阳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个民族都有道德语言,但不同民族的道德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较大差异。中国道德语言主要是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道德语言,是全民用于记载道德生活经历、交流道德思想、表达 道德情感、叙述道德意志、描述道德行为方式的工具,但目前我国伦理学界对此领域还很少展开 深入系统研究,这是我国伦理学研究亟须弥补的重要课题。中国道德语言既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道德
2、文化的重要建构者。中国 道德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 德行为、道德记忆、道德语言等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庞大体系。中国道德语言借助文字、词语、 语法、修辞等形式将道德文化表达出来,使它内含的伦理意义变成可以言说、交流、沟通、解释、 理解的东西。没有道德语言的建构作用,道德文化只能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事实上,道德文化 是历史的、现实的,并且具有未来的发展空间,其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都需要借助道德语言 得以建构。当然,中国道德文化对中国道德语言也发挥着同等重要的建构作用。它是道德语言旨在表 达的内容。如果没有道德文化提供的具体内容,中国道德语言便
3、没有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的关系本质上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在如何认识中国道德语言与中国道德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孔子的观点。孔子 早在2 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文质彬彬”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 君子。”孔子借助“君子”概念来论述“文”与“质”的关系。所谓“文”,是指一个人说话、写作的文 采;所谓“质”,是指一个人说话、写作的内容。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说话、写作的内容超过他表 达它们的文采,就会显得不足,而如果一个人说话、写作的文采超过他想表达的内容,就会显得 浮夸。他显然想强调,
4、“文”与“质”般配才是最好的。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之间应该是“文质彬 彬”的关系状态。中国道德语言是具有巨大魅力的道德语言形态,这是因为它表达的内容是源远流长、博大 精深的道德文化。中国道德文化是具有巨大魅力的观念形态,这是因为它的表达形式是特别具 有解释力、说服力、感染力的道德语言。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的有机结合,演奏出既有美的意境 又有善的意蕴的二重奏。中华民族历来追求美善合一的生存方式。我们创造了优美的道德语 言,并且用它来表达我们向善、求善、行善的道德生活,从而谱写了别具一格、富有民族特色的中 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一部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就是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相付益彰的历
5、史。(摘编自向玉乔中国道德语言的价值维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同民族的道德语言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道德语言是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道德文化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而这些需要借助道德语言才能得以建构。C.道德语言和道德文化本质上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也是一种“文质彬彬”的关系。D.道德语言和道德文化既善且美,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关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诠释了中国道德语言的概念,提出了本文的论题,为下文展开论述奠定了基础。B.文章主体部分运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具体阐述中国道德语言和
6、道德文化的相互关系。 C.文章引用了孔子的“文贡彬彬”说,旨在证明道德语言和道德文化之间应该是和谐的关系。 D.文章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了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间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德语言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伦理学界在此领域却没有进行深入系统 研究。B.道德语言只有借助文字形式将道德文化表达出来,道德文化则是道德语言所表达的 内容。C.道德文化具有未来性的发展空间,它决定着道德语言的具体内容、存在方式和发展走向。D.道德语言具有解释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与道德文化有机结合能演奏出兼具美善的二重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
7、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题。材料一:中医药在我国抗击新黾铐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中,坚 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创新形成了“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医疗模式。对于轻症、普通型患者药可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在方舱医院主要采用中医药综合疗 法,治疗的5 6 4例轻型和普送型患者无一例转为重症,出院后无一人复阳,充分说明单独使用中 医药疗法就可以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此外,在中央指导组安排下,将中医治疗经验在武汉 十几所方舱医院推广后,方舱医院转重率一般为2%5%,明显低于WHO认为的10%20% 的转重率。对于重症,以西医为主,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对维
8、持生命至关重要,中医对某些病理环节也 起到重要作用。如上了呼吸机,氧合水平上不去,大胆使用生脉、参麦等中药注射剂,就有明显 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显著提高了救治效果,降低了死亡率。对于出院后恢复期患者的轰复治疗,更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2020年4月,有关部门制定 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指南以中医综合康复为主,有效指 导恢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衰复治疗。所以说,在新冠肺炎各个阶段,中西医都可以优势互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有效方 法均得到了充分验证,成为中国抗疫方案的亮点。现代医学面对新发疫情,需要经过病毒分离、传播途径、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一系列过程, 这些都需要一定
9、的时间。中医药却可以在明确证候特征、核心病机后,快速确立核心处方进行 救治。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总结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有效经验,将中医药防控融入公共卫 生应急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建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快速响应机制、指挥决策机制等,构建中 西医并重的中西医结合救治体系:(摘编自光明日报,中西医结合诊疗新冠肺炎具有独特优势)材料二:中医大都把瘟疫归为“疫病”“温病”范畴。疫病在我国自古有之,且危害不小。据记栽,自 西汉时期到现在,中国先后发生过300多次疫病流行。两汉时期是古代记录中瘟疫最多的时期,“医圣”张仲景的从医契机便是东汉末年被称为 “伤寒”的瘟疫横行,其著写的伤寒杂病论救人无数,为后世
10、治疗“伤寒”确立了范式,时至今日 依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清肺排毒汤”,就是由该书中多个经典方剂 优化组合而成。明清时代温病流行,于是中医又产生了温病学派,以吴又可、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王孟英等为代 表的温病学家用中医防治瘟疫,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中医研究瘟疫的首本专著是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明代末年瘟疫暴发,吴又可首次提出“疠气”致病学说,不仅开辟了中国传染病学研究先河,还是 世界医治传染病学上的创举。今天看来,吴又可所说的“疠气”,无疑就是“致病微生物”。在与瘟疫的角力中,中医的贡献造福了全人类,尤以天花防治最突出。宋代天花在我国流 行,从那时起,中医就开始采用人痘接种
11、法预防天花。清代康熙年间,朝廷设立“种痘局”,专门 给百姓普及种痘,可以说是全球最早的官方免疫机构。这种方法后来被其他国家仿效,并启发 了英国医生琴纳于1796丰发明牛痘接种术。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屡建奇功。19561957年,石家庄和北京地区暴发流行乙型脑 炎,死亡率很高。在疫情紧迫的情况下,政府派去了中医名家蒲辅周。蒲老结合中医理论及两地实际情 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且治疗效果远超世界水平,抵救了上万人的生命。(摘自生命时报,中医药自古就是抗疫良方)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药对于轻症、普通型患者有
12、疗效,对重症患者的治疗也有效 果,起到了西医无法替代的作用。B.病人上了呼吸机,氧合水平上不去,大胆使用生脉、参麦等中药注射剂,就有明显的效 果,可见在疫情防控中使用中医药治疗是有成效的医疗模式。C.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医药的优势发挥,方舱医院转重率明显低于WHO认为的转重 率,体现出中医药对于轻症、普通型患者发挥的主导作用。D.中医药可以在明确证候特征、核心病机后,快速确立核心处方进行救治,所以将中医药 防控融入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很有必要。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医名家蒲辅周,用中医治疗传染病。在治疗的过程中,他结合实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 案
13、,收到了良好的效果。B.自西汉以来中国先后发生过300多次疫病流行,两汉时期最多,可见疫病在我国自古有 之,且危害越来越严重。C.英国医生琴纳于1796年发明牛痘接种术,就是仿效我国用人疸接种法预防天花的 方法。D.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提到的“致病微生物”其实就是“疠气”,他首次提出“疠气”致病学说。6.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它们在行文脉络上的特点。(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分(节选)冰心我回到我的床上时,小朋友已先在他的床上了,他睡的很香,梦中时时微笑,似乎很满足,很 快乐。我四下里望着。许多小朋友都快乐的睡着了。有几个在半醒着,哼着玩似的,
14、哭了几声。我饿极了,想到母亲的奶不知何时才来,我是很在乎的,但是没有人知道。看着大家都饱足的睡 着,觉得又嫉妒,又羞愧,就大声的哭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哭了有半点多钟,才有个护 士过来,娇痴的撅着嘴,抚拍着我,说:“真的!你妈妈不给你饱吃呵,喝点水罢!”她将水瓶的奶 头塞在我嘴里,我哼哼的呜咽的含着,一面慢慢的.也睡着了。第二天洗澡的时候,小朋友和我又躺在水盆的两边谈话。他精神很饱满。在被按洗之下, 他摇着头,半闭着眼,笑着说:“我昨天吃了一顿饱奶!我母亲黑黑圆圆的脸,很好看的。我是她 的第五个孩子呢。她和护士说她是第一次进医院生孩子,是慈幼会介绍来的,我父亲很穷,是个 屠户,宰猪的。”
15、这时一滴硼酸水忽然洒上他的眼睛,他厌烦的喊了几声,挣扎着又睁开眼, 说:“宰猪的!多痛快,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我大了,也学我父亲,宰猪,不但宰猪,也 宰那些猪一般的尽吃不做的人!”我静静的听着,到了这里赶紧闭上眼,不言语。小朋友问说:“你呢?吃饱了罢?你母亲怎样?”我也兴奋了 :“我没有吃到什么,母亲的奶没有下来呢,护士说一两天就会有的。我母亲真 好,她会看书,床边桌上堆着许多书,屋里四面也摆满了花。”“你父亲呢?”“父亲没有来,屋里只她一个人。她也没有和人谈话,我不知道关于父亲的事。”“那是头等室,”小朋友肯定的说,“一个人一间屋子啊!我母亲那里却热闹,放着十几张床 呢。许多小朋友的母亲
16、都在那里,小朋友们也都吃得饱。”明天过来,看见父亲了。在我吃奶的时候,他侧着身,倚在母亲的枕旁。他们的脸紧挨着, 注视着我。父亲很清癯的脸,皮色淡黄,很长的睫毛,眼神很好。仿佛常爱思索似的,额上常有 微微的皱纹。父亲说:“这回看的细,这孩子美的很呢,像你!”母亲微笑着,轻轻的摩我的脸:“也像你呢,这么大的眼睛。”父亲立起来,坐到床边的椅上,牵着母亲的手,轻轻的拍着:“这下子,我们可不寂寞了,我下 课回来,就帮助你照顾他,同他玩;放假的时候,就带他游山玩水去。这孩子一定要注意身 体,不要像我。我虽不病,却不是强壮”母亲点头说:“是的他也要早早的学音乐、绘画,我自己不会这些,总觉得生活不圆满 呢!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