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2篇 陋室铭作业.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2篇 陋室铭作业 安徽省 中考 语文 第一 部分 古诗文 阅读 专题 文言文 陋室 作业
- 资源描述:
-
1、第2篇陋室铭一、2017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注】。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节选自论语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有仙则名名:(2)斯是陋室斯:(3)谈笑有鸿儒鸿儒:(4)无案牍之劳形案牍:(5)子欲居九夷欲: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
2、代汉语。(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或曰:“陋,如之何?”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和“”。(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分)二、原创新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5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1.请解释下列加
3、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惟吾德馨馨:(2)可以调素琴调:(3)无案牍之劳形形:(4)赖有青山豁我怀 豁: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孔子云:何陋之有?3.陋室铭和初见嵩山都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陋室铭中“”“”二字,赋予苔痕、草色以人的动作,把它们写活了;初见嵩山中“”一词则刻画出了山峰高峻挺拔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3分)4.陋室铭和初见嵩山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试分析其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主旨。(4分)三、原创新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4、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节选自郑板桥集)【注】没没墨墨:头脑不清,神志迷惘。仄径:狭窄的小路。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惟吾德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