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类型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高三语文 高考系列 复习《论语》分课梳理.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5562
  • 上传时间:2025-10-29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6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论语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高三语文 高考系列 复习论语分课梳理 浙江省 丽水市 缙云县 工艺美术 学校 语文 高考 系列 复习 梳理
    资源描述:

    1、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高三语文 高考系列 复习论语分课梳理建立知识体系要能正确解读论语选读,首先要把握课文每一课的内容,现把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政治主张及实践 为政以德:德政主张为政以德思想,德与礼,民生与教化,为政者自身的素 养,均贫富含义。 克己复礼:礼治主张礼的内涵,礼与仁的关系,克己复礼,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社会责任心、社会实践精神孔子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知 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责任感,入世与出世。修身 仁者爱人:人生价值观仁的内涵,仁爱的基本含义,忠恕-推己及人,评价仁 的标准。 君子之风:自我修养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浮云

    2、”的比喻义,义 利观-见利思义,仁者和智者。 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周而不比的含义,交友三原则-友好交往、诚信交往、 适中交往,矜而不争,以直报怨。学习与教育 诲人不倦:孔子的教学智慧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有教无类,述而不作等 教育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山仰止:师生关系高山仰止,用行舍藏,割鸡焉用牛刀,孔子的“围墙”。 沂水春风:社会理想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之志及性格,孔子的社会理 想,礼乐治国,孔子的形象。哲学 中庸之道:哲学思想中庸之道,和而不同,“中庸”“和”的精神实质。分块解读为政以德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为什么要为政以德:2、如何为

    3、政以德: (1)对治理者“素质”的要求: (2)治理者的具体“措施”:3、 孔子“均无贫”主张的含义: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甲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乙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江泽民 (1).甲段文字中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哪些基本手段

    4、?(2分) (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你觉得儒家的德治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治一样吗?(3分) 2、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回答,为什么“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而樊迟“学稼”却遭到了孔子的批评?答:_克己复礼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

    5、并概括主要内容)1、孔子所推崇的“礼”的内涵:2、 为什么要回复“周礼”:3、 如何回复“周礼”:4、“孝悌”的内涵;如何做到“孝”:5、 “礼”“仁”“孝”三者的关系: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有若认为实践“仁”的根本是什么?答:_(2)结合第二段文字,简要分析孔子对“孝”的主张。答:_ 2、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

    6、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曰。”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材料二: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克己复礼”的含义。(2分)答:_ (2)材料二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答:_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孔子的社会实践精神“知其不可而为

    7、之”的内涵: 2、“避人之士”与“避世之士”(体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章(18.5)天下无道: 孔子避政不避“避世之士”: 接舆避世避“避人之士”: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章(18.7)天下无道,孔子有悲天悯人之心 孔子避政不避“避世之士”: 丈人避世避“避人之士”: 长沮、桀溺耦而耕章(18.6) 天下无道: 孔子乃“避人之士”,长沮、桀溺乃“避人之士” 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3、 孔子的理想(行道推仁)与现实(击磬于卫)的矛盾: 子击磬于卫章(14.39)不被认可: 陷入困境: 产生动摇: 凤鸟不至章(9.9) 接受现实: 流露放弃: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

    8、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曾子所说的“士”与桀溺所说的“辟人之士”的“士”在精神品格上是接近的,请问这样的“士”拥有怎样的志向?答:_(2)桀溺对子路的规劝,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作简要评析。答:_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孔子同当时的隐士们一

    9、样,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极为不满,以至于非常失望,但是他与隐士们不同的是,对当时的世界没有绝望:隐士们避世无为,孔子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入世有为。 (1)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和隐士们进行了比较,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答:_仁者爱人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仁”的内涵: 对己: 对人: 2、实践“仁”的途径能近取譬(仁之方) 立志于仁: 言行求仁(实践仁的具体事例): 3、评价“仁”的标准(孔子的仁爱观):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

    10、“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孔子在这里把“圣”当作“仁”的至高境界,他指出的推广仁爱的重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作简要概括。答:_(2)试联系已学内容,说说你对孔子倡导的“仁爱观”的理解。答:_ 2、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欤)?”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孔子相师体现了儒家仁道的什么原则? 请简要分析孔子相师一事所反映的儒家思想中仁和礼的关系。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

    11、4题。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认为评价一个人的准则应该是 (1分)孔子为什么不同意子贡对管仲的评价?(3分) 君子之风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君子之风:君子的修养 7.6: 15.18:l “质”的具体体现 (1)15.9: (2)4.16: (3)6.11: 7.16: 7.19: (4)6.23: (5)8.7: 3、“文”与“质”的关系二、习

    12、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1、阅读甲、乙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甲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2分)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 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2分) 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君子”与“小人”是经常出现的两个词,我们经常拿这两个词来评判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人说:君子对事不对人,好求同存异,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而小人则对人不对事,好结党伐异,喜欢掩饰自己的过错。 (3)

    13、上述的文字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目。(5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乎?(韩非子)【注】怀衽:怀抱。泽:恩惠。 (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2分) 孔子: 韩非子: (2)。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 周而不比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周而不比含义:2、孔子的“

    14、交友”观: l 孔子的“择友”观: (1)“择友”目的: (2)“择友”原则: (3)“择友”标准 (4)“择友”方法:l 孔子的“处友”观:5、树立正确的“交友”观的意义: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1、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 答:_ (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要求。 答:_2、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

    15、,群而不党。”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应该争强好胜,应该与世无争,只有这样,才能与别人和谐相处。孔子的观点不符合现代社会崇尚竞争的潮流。 (1)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3、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注】存:观察。瞭:明亮。眊:昏暗。(1)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察人观”。 (2)对这两种“察人观”作简要评析。 诲人不倦一、课文梳

    16、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2、 教育的作用:3、教育的对象4、 教育的方法和原则:7.8 3.8 5.9 11.3和11.225、教者素养: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含意一样吗?你认为哪句更有现实意义?答:_ 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

    17、大的教育家,他善于因材施教,无论是谁,只要肯来求教,他就进行教育;无论谁做他的弟子,他都要亲自作调查研究,了解到每一个人的特点,然后进行教育。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高山仰止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到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5.22: 2、11.13: 11.15: 5.7: 7.11:3、6.10: 11.9: 11.10:4、6.28: 17.4:5、9.11: 19.23:6、 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无人匹敌:19.24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1、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

    18、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孔子通过平时的言行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三段谈谈其理由,并作简要分析。答:_沂水春风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到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几位弟子的志向及性格,孔子对他们的反应和评价(1

    19、)、子路: 孔子:(2)、冉求: 孔子:(3)、公西华: 孔子:(4)、曾皙: 孔子:2、本课中孔子的形象:3、 如何理解曾皙提出的“沂水春风”图: 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路、冉有、

    20、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 (子路见荷蓧丈人后语)这一入世精神的。曾皙的志向似乎不符合入世精神,孔子却对他大加赞赏。根据你的理解,分析孔子赞赏曾皙的原因。答:_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一直提倡“礼乐”的重要性。他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曾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这和当时隐居的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们的理想从本质上来看是完全一致的。24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礼乐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中庸之道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到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 1、中庸的含义:

    21、2、中庸的内涵:德: 行: 礼: 和: 3、中庸的标准: “义”: “礼”: 4、如何做到中庸: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文化尤为提倡的。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指在生活中不走极端,凡事折中,处处调和。只有这样做才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 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

    22、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孔子认为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为什么? 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体现的儒家思想。 3、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1)古罗马诗人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前65前8)说:行善积德过了头,常人就应称为疯子,君子就应称为小人。(1) 以上观点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哲学思想? (2)请具体阐释这种哲学思想的涵义。基本观点涉及篇目儒家思想1德政观2345678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高三语文 高考系列 复习《论语》分课梳理.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556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