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高三语文 高考系列 复习《论语》分课梳理.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高三语文 高考系列 复习论语分课梳理 浙江省 丽水市 缙云县 工艺美术 学校 语文 高考 系列 复习 梳理
- 资源描述:
-
1、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高三语文 高考系列 复习论语分课梳理建立知识体系要能正确解读论语选读,首先要把握课文每一课的内容,现把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政治主张及实践 为政以德:德政主张为政以德思想,德与礼,民生与教化,为政者自身的素 养,均贫富含义。 克己复礼:礼治主张礼的内涵,礼与仁的关系,克己复礼,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社会责任心、社会实践精神孔子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知 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责任感,入世与出世。修身 仁者爱人:人生价值观仁的内涵,仁爱的基本含义,忠恕-推己及人,评价仁 的标准。 君子之风:自我修养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浮云
2、”的比喻义,义 利观-见利思义,仁者和智者。 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周而不比的含义,交友三原则-友好交往、诚信交往、 适中交往,矜而不争,以直报怨。学习与教育 诲人不倦:孔子的教学智慧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有教无类,述而不作等 教育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山仰止:师生关系高山仰止,用行舍藏,割鸡焉用牛刀,孔子的“围墙”。 沂水春风:社会理想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之志及性格,孔子的社会理 想,礼乐治国,孔子的形象。哲学 中庸之道:哲学思想中庸之道,和而不同,“中庸”“和”的精神实质。分块解读为政以德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为什么要为政以德:2、如何为
3、政以德: (1)对治理者“素质”的要求: (2)治理者的具体“措施”:3、 孔子“均无贫”主张的含义: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甲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乙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江泽民 (1).甲段文字中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哪些基本手段
4、?(2分) (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你觉得儒家的德治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治一样吗?(3分) 2、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回答,为什么“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而樊迟“学稼”却遭到了孔子的批评?答:_克己复礼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
5、并概括主要内容)1、孔子所推崇的“礼”的内涵:2、 为什么要回复“周礼”:3、 如何回复“周礼”:4、“孝悌”的内涵;如何做到“孝”:5、 “礼”“仁”“孝”三者的关系: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有若认为实践“仁”的根本是什么?答:_(2)结合第二段文字,简要分析孔子对“孝”的主张。答:_ 2、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
6、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曰。”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材料二: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克己复礼”的含义。(2分)答:_ (2)材料二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答:_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孔子的社会实践精神“知其不可而为
7、之”的内涵: 2、“避人之士”与“避世之士”(体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章(18.5)天下无道: 孔子避政不避“避世之士”: 接舆避世避“避人之士”: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章(18.7)天下无道,孔子有悲天悯人之心 孔子避政不避“避世之士”: 丈人避世避“避人之士”: 长沮、桀溺耦而耕章(18.6) 天下无道: 孔子乃“避人之士”,长沮、桀溺乃“避人之士” 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3、 孔子的理想(行道推仁)与现实(击磬于卫)的矛盾: 子击磬于卫章(14.39)不被认可: 陷入困境: 产生动摇: 凤鸟不至章(9.9) 接受现实: 流露放弃: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
8、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曾子所说的“士”与桀溺所说的“辟人之士”的“士”在精神品格上是接近的,请问这样的“士”拥有怎样的志向?答:_(2)桀溺对子路的规劝,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作简要评析。答:_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孔子同当时的隐士们一
9、样,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极为不满,以至于非常失望,但是他与隐士们不同的是,对当时的世界没有绝望:隐士们避世无为,孔子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入世有为。 (1)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和隐士们进行了比较,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答:_仁者爱人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仁”的内涵: 对己: 对人: 2、实践“仁”的途径能近取譬(仁之方) 立志于仁: 言行求仁(实践仁的具体事例): 3、评价“仁”的标准(孔子的仁爱观):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联系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
10、“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孔子在这里把“圣”当作“仁”的至高境界,他指出的推广仁爱的重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作简要概括。答:_(2)试联系已学内容,说说你对孔子倡导的“仁爱观”的理解。答:_ 2、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欤)?”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孔子相师体现了儒家仁道的什么原则? 请简要分析孔子相师一事所反映的儒家思想中仁和礼的关系。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
11、4题。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认为评价一个人的准则应该是 (1分)孔子为什么不同意子贡对管仲的评价?(3分) 君子之风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君子之风:君子的修养 7.6: 15.18:l “质”的具体体现 (1)15.9: (2)4.16: (3)6.11: 7.16: 7.19: (4)6.23: (5)8.7: 3、“文”与“质”的关系二、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