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学考模拟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武冈市 2017 2018 学年 语文 模拟 试题
- 资源描述:
-
1、湖南省武冈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学考模拟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现代文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 彭 林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将东西文化归结为“礼”“法”二字。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后,钱穆又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
2、心思想就是礼。”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构,而是渊源有自。 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其他的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不可与鸟兽同群;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礼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内外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
3、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对政府而言,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异,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愿望很好,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
4、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的,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从周公制礼作乐起,民本主义迅速崛起,天意与民意几乎等同,人的自主意识抬头,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唯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
5、呼唤。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失范”。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辉煌。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2日第5版,有删改)1、下列对“中华之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
6、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与其他动物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B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人们努力修为成为君子,甚至成贤成圣,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内外双修。C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生礼仪,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D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是: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礼才能拯救人的灵魂。2、下列不属于“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的一项是 (2分)A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上议事日程。B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
7、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失范”。所在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C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D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梁启超认为东西文化的关键区别是“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钱穆赞同梁启超的观点,认为礼治是东西文化的核心。B礼可以区别文明与野蛮。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与
8、 “非礼”的斗争。C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异,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D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的宗教文化,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天意即民意,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好。二古诗文阅读(12分。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
9、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劳:功劳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劣,无能C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上D且相如
10、素贱人 素:朴素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A我见相如,必辱之B吾羞,不忍为之下C徒慕君之高义也D蔺相如固止之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攻城野战之大功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D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7下列对人物的分析,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A廉颇炫耀自己的地位、战功,羞辱蔺相如,表现出他的居功自傲和等级观念。B蔺相如“称病”“避匿”,表现出他因曾是舍人而自卑,不敢面对廉颇的挑衅。C.蔺相如对门客说的一番话表现出他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秀品质。D廉颇
11、“肉袒负荆”,登门谢罪,体现了他知错能改,以国事为重的可贵品质。8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不欲与廉颇争列。译文:(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译文:三名篇名句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0分)9默写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1)无边落木萧萧下,。,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2),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3),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4)倚南窗以寄傲,。,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每空2分)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