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七律 长征教案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七律 长征教案 新人教版 2021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长征 教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灯光一篇略读课文组成。七律长征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开国大典记叙了年月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灯
2、光这篇文章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口语交际演讲根据演讲内容拟定题目,编写演讲稿,参加演讲活动展示自己。重点是掌握演讲技巧。习作记一次游戏做游戏,增加感受。练习写记叙游戏过程的作文。重点是确定作文的写作思路。语文园地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了解运用相同句式写句子和用不同表达方式表示“说”的方法,学习说法创作方法,积累爱国名句。2.单元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另外革命历史离学
3、生很遥远,理解起来很困难,还要借助历史背景资料去理解。(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场面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找词找句、圈圈点点划划、读读体会的感悟方法。但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其次
4、是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一般。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再次,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抓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在体会重点语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还要再多引导,多下功夫。【教法建议】1.引导学生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这四篇文章分别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七律长征选取典型事例反映中心:以叙述的事件整体为面,在叙述过程中,详写其中的几个情节或细节为点,是典型的“面中有点”的写法。 2.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教师做适当点拨。3.场面描写除了写场景,也要写
5、人物。整个场面的全景是“面”,场中的主要人物是“点”,写作时要做到面点结合。既要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即略面),又要选好角度,分别主次,有选择。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课文5.七律长征26.狼牙山五壮士27.开国大典28.灯光1口语交际演讲1习作记一次游戏2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字词句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2合计125七律长征(精读课文)【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4个生字,理解“远征、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万水千山”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句,
6、学习诗人选取典型场景和典型事例反映中心的方法。4.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理解诗词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识记“腾、丸、崖、渡”4个生字,理解夲诗中的词语。2.正确朗读这首诗歌。(重点)3.初步理解诗歌大意。(难点)【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了解长征1导入新课同学们,七十多年前,中国革命
7、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2.了解长征(1)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2)出示资料:在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他们一路上跋山涉水,冲过四道封锁线,翻过逶迤的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越岷山,完成了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毛泽东主席在回首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不禁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二、介绍作者毛泽东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
8、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腾细浪 泥丸 云崖 大渡河 逶迤 磅礴 (重点指导生字“腾”为后鼻音,“丸”为前鼻音等。)(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再读诗歌,了解大意。(1)自由朗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大概什么意思?(红军不
9、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着的小细浪,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脚下滚过的小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滔滔江水拍击着高耸入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根根铁索,使人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翻过了千里积雪的岷山,个个笑逐颜开。)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四、学习“会写字”崖 渡 索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崖、索”上下
10、结构,上小下大。)(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 “崖”,学生练写。崖:“厂”中两“土”,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第三横短,第四横长。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诗歌,还了解的诗歌的大概意思。七、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八、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1)(2)(3)(4)(5)(7)(8)(17-29)(9-12)(13)(14)(15)(16)
11、(17-29)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课前导入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这首毛泽东的七律诗,了解了大概意思,今天让我们走进这首诗,去感受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二、学习诗歌,品悟诗情1.Cv4+o;CA=Va7f8$小学教案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A、万水千山 B、远征难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只等闲)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