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BYFEN.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布 发布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BYFEN 江苏省 如皋
- 资源描述:
-
1、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及教学阅读知识检测(21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古代的音乐、舞蹈、戏曲和杂技等艺术门类,皆可从陶瓷装饰画中觅得踪迹,甚至书法绘画亦可寻到发展 。陶瓷中的宋瓷特殊的美质,汲取自儒道释等传统文化。宋瓷的制作亦受中国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 的影响,包括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中和之美,以及整体把握、直观感悟、瞬间包藏等。同时,宋代理学的细致谨严也与宋瓷风格的 有内在关联。A.脉络 潜移默化 形成 B.脉络 润物无声 诞生C.行迹 潜移默化 诞生 D.行迹 润物无声 形成2.下列各
2、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一&必一佾迤关城A.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常州五年来投资近1 000亿左右,建成一批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基本构建起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功能体系。B.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锡剧艺术形成、发展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C.今年12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D.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油成收入的同时,提高诊疗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的价格,体现出对医务工作者劳动价值的尊重。3.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乱石会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雷。(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嫌恋花) 盘盘毋,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杜牧阿房宫陚)4.下列对荷塘月色中一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何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滿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4、,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歧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A.此段写荷塘四周的环境,其中着重写树,首句总写,后文围绕树展开,呈现出清淡朦胧、宁静幽远的特点。B.第句写“树色”阴阴的,有如一团烟雾,着色较浓,好像作者心头有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C.第句写“灯光”是“渴睡人的眼”,使用拟人,句式舒级,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D.末句通过前后转折,以蝉声蛙声的热闹更衬出作者内心的“不宁静”,难以排除的绵锦的愁绪。5.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项是()(3分)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
5、点是城外的长亭,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的淋漓尽致。这里运用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两句实写离别时的情境,妙在用景写情,“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离别的寒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 D.“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6.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思厥先祖父 祖父:祖辈与父辈 隔离天日 隔离:隔开B.终继五国迁灭 迁灭:灭亡
6、 高低冥迷 冥迷:迷茫不清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旧事,成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使:以前假使D.至于颠覆 至于:以致 弃掷逶迤 逦迤:连续不断7.根据必修二髙中语文读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船总顺顺家的两个儿子都喜欢翠翠,于是二老傩送提议两兄弟月夜同去碧溪岨唱歌,看看谁能得到回答。B.巴金称自己的妻子萧姗是“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C. 荷花淀里,几个女人倫偷划着小船,到对面马庄去看,望丈夫,没有见着,回来的时候遇到了日本鬼子,幸好有水生们在此伏击,才得以解救。D.安福国会选举时,留学生小政客出价四百耍拉拢胡适投他
7、一票,胡适得钱后去天津溜达了一圈回来,指责小政客:“你瞎了眼睛,敢拿钱来买我!”二、文言文阅读(佔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范景仁塞志铭苏轼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全守蜀,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 之,还朝与公俱.举进士,为礼部第一,释揭为新安主簿。宰相庞籍言公有异材,恬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提起居舍人。 仁宗性宽表,言事者务计以为名,或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执中当任其咎。执中当任其咎。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韪之。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
8、未有继嗣。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公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大公也。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公复移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凡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须发为白。 王安石为政,改常平为青苗法。公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时,视谷贵贱发敛,以便农末,不可改。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疏三上,不报。即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
9、于朝,请致仕。”疏五上,最后指言安石以喜怒赏罚事,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安石大怒,自草制,极口诋公。落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 公既退居,专以读书赋诗自娱。客至,辄置酒尽欢。或劝公称疾杜门,公曰:“死生祸福,天也。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公犹上书救轼不已。 元祐三年十二月薨,享年八十一。 (选自苏东坡全集卷六十一,有删节)8.对下列加点调的押韵,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攫起居舍人 攫:提拔B.非宰相器 器:才能C.上之不豫 豫:预知D.公上农谢 谢:谢恩9.下
10、列对文中相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笞杀:指拷打致死。文中说陈执中的宠妾拷打一个婢女致死,御史要弹劾他,想要把他赶下台。B.疏:文中加点处指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与后文“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的“疏”同义。C.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把官职交还给皇帝,称“致仕”。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礼记曲礼中有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速则济,级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4分)(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
11、国论)(4分)11.请简要概括范景仁在朝为官的行事特点。(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山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12.根据一、二两联,概括作者“叹息”的原因。(4分)13.本诗第三联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联系诗句简要分析。(4分)15
1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分析。(3分)四、名句名句默写。(8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2)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功学)(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4)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6)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汫记)(7) ,洪被涌起。(曹操观沧海)(8)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9)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寒上)五、现代文阅读(一)(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7题。祝福(节选)鲁迅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
13、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预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 ”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15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