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寒假作业6 古诗文阅读 语言运用.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寒假作业6 古诗文阅读 语言运用 河北省 武邑 中学 2018 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寒假 作业 古诗文 阅读 语言 运用
- 资源描述:
-
1、寒假作业6 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
2、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节选自明史曹端传)注:墓次:服丧人在墓旁的临时住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
3、为霍州学正B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C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D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举人意即应举之人,唐时为由州县举荐赴省城应试人员的通称,明清时则为乡试考中的人的专称。作为一种身份资格,举人可授予知县官职。B庐墓即在墓旁临时搭建的简陋小屋守墓服丧。古代一些人特别重视孝道,父母去世后,要守墓居丧,时间长短不一。C知府,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统治一府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知府相当于战国时的郡守
4、和以后的太守,明清两代为府级最高行政长官的正式名称。D学正是中国古代文职官员名,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学正也是地方学校学官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曹端热爱读书,专心研究。他五岁时看到河图洛书两书,就询问他的父亲;后又读到太极图通书西铭等书,他读书研究学问的地方,双脚把地下的两砖都磨透了。B.曹端重视孝道,孝顺父母。父母在时,他非常孝顺;父母相继去世,他从外地回家安葬双亲,不吃五味,并守墓居丧六年。C.曹端不信宗教,反对邪说。他读了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以及阴阳风水、凶时吉日之说等一概否定和批判,
5、表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D.曹端很有声望,受到赞誉。他在霍州任学正时,同在乡里讲学的李德遇见了他,李德在学生们面前极力称赞曹端的品德和学问,称他为学生难得的“人师”。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2)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寄外舅郭大夫 陈师道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注】 外舅:岳父。陈师道:写此诗时因家境贫苦,无力养活妻儿,只好托付给岳父带往四川。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