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 第(26)期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 第26期学案 河北省 武邑 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复习 26 期学案
- 资源描述:
-
1、第(26)期一.古诗浅赏(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秋 兴陆 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1、萧萧:头发稀疏枯败的样子。2、迮:狭窄。3、遒:强健有力。4、画角:古代乐器名,相传黄帝创造,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高亢,振奋士气。【翻译】头上几乎长满萧萧的白发,回到故乡已整整三个秋天。醉酒后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大宋的天地变得越来越窄;中年以后我常常疾病缠身,时光飞逝眼看已步入晚年。穿着铁甲衣历经沙场百战,时刻空自想着要报效国家;五更时从远处传来
2、画角声,内心生出无穷无尽的愁怨。明天早上我要去桐江岸边,选一株丹枫树系我的渔船。【赏析】 这是陆游晚年写的作品,抒发了当时朝廷虽偏安一隅,但作者仍具有报国的情怀与壮志。首联写满头白发,稀疏枯败,我回到故乡已经多年。年老了,岁月不饶人。颔联写我饮酒之后,登临高阁,向远处眺望,发现南宋的朝廷愈发的狭窄,随着时光的流淌,人到中年,我身体多病,写出了我的种种无奈与困惑。颈联写看到当年的战衣,想起了当年许下报国的心愿,五更听到“画角”之声,徒增我的烦恼。尾联写老了,不能上战场了,明天早晨在烟雨中的桐江岸,占丹枫,系钓舟,归隐田园吧。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答: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
3、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答: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二.古文积累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重点字词】亡,逃跑间,名作状,从小路捐,舍弃共功,共同建功立业郤,通“隙”,隔阂急,马上属,通“嘱”,嘱托当,抵挡
4、卒,最后【译文】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丢弃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抵挡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三.成语积累1.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 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浩如烟海:浩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