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概括分析过关检测(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概括分析过关检测含解析 2021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文言文 概括 分析 过关 检测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文言文概括分析”过关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何孟春,字子元,郴州人。少游李东阳之门,学问该博。第弘治六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言官庞泮等下狱,疏救之。诏修万岁山毓秀亭、乾清宫西室,役军九千人,计费百余万。抗疏极谏。清宁宫灾,陈八事,疏万余言。进员外郎、郎中,出理陕西马政,条目毕张。还,上厘弊五事,并劾抚臣不职。正德初,请厘正孔庙祀典,不果行。出为河南参政,廉公有威。驾幸宣府,驰疏谏。寻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讨平十八寨叛蛮阿勿、阿寺等。录功,荫一子,辞不受。世宗即位,迁南京兵部右侍郎,半道召为吏部右侍郎。会苏、松诸府旱潦相继,而江、淮北河水大溢,漂没田庐人畜无算。孟春仿汉魏相条奏八事
2、,帝嘉纳焉。先是,“大礼”议起。孟春在云南闻之,上疏请法古之名。及孟春官吏部,则已尊本生父母为兴献帝、兴国太后,继又改称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孟春三上疏乞从初诏,皆不省。其时詹事、翰林、给事、御史及六部诸司、大理、行人诸臣各具疏争,并留中不下,群情益汹汹。会朝方罢孟春倡言于众曰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于是俱跪伏左顺门帝命司礼中官谕退,众皆曰:“必得俞旨乃敢退。”自辰至午,凡再传谕,犹跪伏不起。帝怒不已,责孟春倡众逞忿,非大臣事君之道,法宜重治,姑从轻夺俸一月。旋出为南京工部左侍郎。孟春屡疏引疾,至六年春始得请。久之,卒于家。隆庆初,赠礼部尚书,谥
3、文简。孟春所居有泉,用燕去来时盈涸得名,遂称燕泉先生云。(选自明史何孟春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朝方罢/孟春倡言于众曰/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于是俱跪伏左顺门/B会朝方罢/孟春倡言于众曰/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于是俱跪伏左顺门/C会朝方罢/孟春倡言于众曰/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于是俱跪伏左顺门/D会朝方罢/孟春倡言于众曰/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于是俱跪伏左顺门/解析:选B解答此类断
4、句题,需先比照各选项,找到不同之处,然后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判断正误。对比题目中四个选项,可以发现主要有两处不同。第一处,“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根据句意来看,“宪宗朝”是时间状语,“百官”应是“哭文华门”的主语,故“宪宗朝”与“百官”之间应断开,以此排除A、C两项。第二处,“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宪宗从之”的意思是宪宗听从了他们的建议,“葬礼宪宗从之”讲不通,由此可排除D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员外郎,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相当于副司长,郎中是正司长。B皇考,古代对已亡父
5、祖的通称,也指对亡父的尊称,宋徽宗时开始禁止民间使用皇考的说法。C俞旨,表示同意的圣旨;旨即圣旨,是皇帝针对大臣奏事而下达的指示。D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主要掌管屯田、土木、工程、水利、漕运等事务。解析:选D“漕运”由户部掌管。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孟春恪守礼法。“大礼”的讨论兴起,他请求皇帝效法古礼的名称,之后皇帝为亲生父母加封尊号,他多次上奏章请求遵从初诏。B何孟春为政有能。他管理陕西马政,各种规章制度全都得到了实施;他巡抚云南时,平定了十八寨的反叛蛮人,朝廷记录他的功劳。C何孟春直言敢谏。皇帝下诏令要修建万岁山毓秀亭、乾清宫西室
6、,但此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何孟春因此上疏极力劝阻。D何孟春忠心为国。清宁宫遇灾,他上疏向世宗陈述八件事;苏、松等地旱灾和水灾相继出现,他又向世宗上奏了八条意见。解析:选D清宁宫遇灾不是世宗在位时发生的事。文中有“世宗即位,迁南京兵部右侍郎”的语句,而“清宁宫灾”在此句之前,据此可推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正德初,请厘正孔庙祀典,不果行。出为河南参政,廉公有威。译文:(2)帝怒不已,责孟春倡众逞忿,非大臣事君之道,法宜重治,姑从轻夺俸一月。译文:参考答案:(1)正德初年,(何孟春)请求修正孔庙祭祀的典章,没有实行。出京任河南参政,廉洁奉公有声威。得分点:“厘
7、正(修正)”“果行(实行)”“威(声威)”各1分,句意2分(2)皇帝愤怒不能抑制,斥责孟春倡导众臣发泄怨愤,不符合大臣侍奉君主的道义,依据法规应当从重惩治,暂且从轻处罚扣发一个月的俸禄。得分点:“逞(发泄)”“姑(暂且)”“夺(扣发)”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何孟春,字子元,郴州人。少年时代在李东阳门下求学,学问广博。考中弘治六年进士,授任兵部主事。言官庞泮等人入狱,孟春上疏营救他们。皇帝诏令修建万岁山毓秀亭、乾清宫西室,役使九千名士卒,合计花费一百多万。孟春上疏直言极力进谏。清宁宫遇灾,他上疏陈述八件事,奏疏有一万多字。晋升为员外郎、郎中,出京管理陕西马政,结果各种规章制度都得到了实施。回京
8、后,呈上整治弊端的五件事,并且弹劾巡抚不称职。正德初年,(何孟春)请求修正孔庙祭祀的典章,没有实行。出京任河南参政,廉洁奉公有声威。圣驾临幸宣府,他急速上疏劝谏。不久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云南。征讨平定了十八寨反叛的蛮人阿勿、阿寺等。记录他的功劳,封赏他的一个儿子,他推辞不接受。世宗即位,他升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半路上被召任吏部右侍郎。恰逢苏、松各府旱涝相继,而长江、淮北河水泛滥,淹没田地房屋人畜不计其数。孟春仿效汉朝的魏相分条上奏八件事,皇帝嘉许采纳了。在此之前,“大礼”的讨论兴起。何孟春在云南听到此事,上疏请求效法古礼的名称。等孟春到吏部任职,皇帝则已经尊称本生父母为兴献帝、兴国太后,继而又
9、改称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孟春三次上疏请求遵从最初的诏书,皇帝都不醒悟。当时詹事、翰林、给事中、御史及六部各司、大理、行人众臣各自上疏争论,但奏章一并留在宫中不予批复,群臣情绪更加不安。正逢早朝刚刚结束,孟春在众臣中首先陈述意见说:“宪宗皇帝在位时,百官在文华门哭,争论慈懿皇太后下葬的礼节,宪宗听从了他们的建议,这是本朝的旧事。”于是都跪伏在左顺门。皇帝命司礼宦官告谕他们退下,群臣都说:“一定要得到表示同意的圣旨才敢退下。”从早上到中午,共两次传达谕旨,仍然跪伏不肯起来。皇帝愤怒不能抑制,斥责孟春倡导众臣发泄怨愤,不符合大臣侍奉君主的道义,依据法规应当从重惩治,暂且从轻处罚扣
10、发一个月的俸禄。不久出京任南京工部左侍郎。孟春屡次上疏称病辞官,到六年春才获得批准。很久以后,死在家中。隆庆初年,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文简。何孟春居住的地方有一眼泉,以燕子去来之时丰盈干涸而得名,于是称他为燕泉先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
11、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乃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祔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震因言:“王制: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越绋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
12、,吉,禘于庄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祔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明堂:古代举行朝会、祭祀等大典的场所。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祀天地和社稷的典礼。禘:一种祭祀大典。祠:祠禄官或主管祭祀的官。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B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
13、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C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D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解析:选D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把握语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寇来则御”“寇去则耕”短语结构类型一致,中间停顿,排除B、C;“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借指军队,句中作“领”的宾语,其前不能停顿,排除A。译文: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
14、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逃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足自给。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参知政事,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相当于宰相。B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C河南,宋代时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之一,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
15、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宋代”错,元朝开始设立“行省”,“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错,文中“河南”指黄河以南。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高宗,朱震以身体有病为由,没有接受高宗的征召。B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答对后很高兴,提拔他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C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D徽宗去世后还没有举行祭祀祖庙的典礼,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