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沧州市民族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 河北省 沧州市 民族 中学 2019 2020 上学 月考 语文试卷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40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或百步而后止或:或者B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C数罟不入洿池数:密 D谨庠序之教庠:学校2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申之以孝悌之义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五十者可
2、以衣帛矣B养生丧死无憾C河内凶D然而不王者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然而不王者D谨庠序之教6对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或百步而后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寡人之于国也无如寡人之用心者A相同,也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也不同。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善行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换取8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B君子生非异也C金就砺则利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
3、项是()例句:以为轮A非利足也B登高而招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用心一也10下列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一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甚矣,汝之不惠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二、 拓展性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2分)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二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
4、”,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
5、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去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
6、以来“以民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他说“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
7、这样一来,“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他“称尧舜”,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不失为仁义之道。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之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尚“霸道”的形势下,这种“性善论”“仁政”说是很难有市场的。难怪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说孟子的“仁政”说“迂远而阔于事情”了。(摘编自郑杰文等主编经学十二讲)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孟子将“王道”作为最高政治理想,他把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
8、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B孟子反对“霸道”,他借助诠释圣王的历史与业绩来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历史的走向。C“民本”是孟子政治思想体系的基础,而“君本”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政治传统的基础,二者之间尖锐对立,势同水火。D孟子认为“霸道”就是“以力服人”,其结果是“非心服”,朱元璋废黜孟子祠、下令删节孟子的行为就是典型的“霸道”。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文章第一段通过“王道”与“霸道”的对比分析,阐释了“王道”政治的内涵。B文章从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两个方面论述了孟子的政治理想,并较为深入地论述了前一个方面。C文章认为“民本”与“君本”是两个水火不相容
9、的政治思想,朱元璋命令删节孟子为此提供了例证。D司马迁评价孟子的“仁政”说“迂远而阔于事情”,论述了帝王对孟子其人其书的望而生畏的观点。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孟子的仁政说以“性善论”为哲学基础,有严密的思想体系,但在当时普遍崇尚“霸道”的形势下,提出这样的学说是毫无意义的。B孟子把自己的仁政说托之于人们理想中的尧舜禹等圣王,既迎合了人们渴望理想政治的心理,也增强了自身学说的说服力和可信度。C孟子追求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的“王道”理想,因此,他的“言心言性”与“谈君谈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D孟子认为,仁爱基于善性,而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如能将其不
10、断扩充和推广,那么,“仁政”学说就能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孟庙的树 孙继权远远地,一片浓重的黛色镶在楼群中,像一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那就是孟庙了。未见飞檐画栋的建筑群,你先看到的是孟庙里的树。得了一圈红墙的荫护,孟庙的树生长得恣意盎然,而且,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奇观。“藤系银杏”是孟庙中的一景。一棵高大粗硕身披鳞甲像披挂着铠甲的壮士的银杏,周身攀满了柔韧绵长的紫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相上下。四五月间,紫藤结出一串串花穗,使银杏像个“菊花插得满头归”的佳人,而秋冬季节,繁叶落尽,银杏看去又像一个带着枷锁的无奈的囚徒。焚帛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94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