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任务限时集训6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任务限时集训6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 2021 高考 语文 统考 二轮 任务 限时 集训 古代 诗歌 鉴赏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任务限时集训(六)古代诗歌鉴赏(限时70分钟)导读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的作用。咏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题组一咏史怀古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青溪口送人归岳州刘长卿洞庭何处雁南飞,江菼苍苍客去稀。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黄花裛露开沙岸,白鸟衔鱼上钓矶注。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
2、注】钓矶: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隐居于伏牛山中。后人追念其兴越之,把其临渊垂钓处改称“陶公钓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茂盛的荻草因客人远离而变得稀少,看似无理,实则写出诗人的感情。B颔联的抒情方式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似。C送走客人后,诗人在江边找到钓矶,想起了范蠡的兴越功绩似有所感。D尾联末句中的“空”照应上一句中的“无”,直接抒写诗人对际遇的感慨。CC项,“在江边找到钓矶”赏析不正确,诗人是随着白鸟的飞行不经意间看到钓矶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答案这首诗既表达了送别友人的不
3、舍,又抒发了自己一生无所成就的愧疚之情。通过友人远去和“一人归”的情景抒写内心的孤寂愁苦,表明他惜别友人的不舍;借江滨的钓矶写范蠡的功业,表达自己一生无所成就的愧疚与感慨。2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1)(2)题。(9分)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咏史词,开篇便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气势恢宏,词境壮阔,有豪放之风。B在上阕之中,作者采用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长
4、江”“青山”“夕阳”“秋月”“春风”等意象都寄托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C下阕的“惯”字让读者感到白发渔樵的孤独:他似乎习惯了这里的秋去春来,就连与偶尔来访的好友喝壶浊酒、交谈就已经很满足了。D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者感受到苍凉悲壮的同时,也能在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中品悟到词中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BB项,“秋月”“春风”是下阕的意象。(2)请简要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以及阐述的哲理。(6分)答案情感:喜悦与痛快。作者面对滚滚长江巍巍高山,与隐士高人把酒畅谈,纵论古今自有一番愉悦与畅快。豪迈与悲凉。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既有
5、大英雄功成名就的豪迈,也有自己功业未就的悲凉与失落。淡泊与洒脱。作者借江渚上白发渔樵惯看秋月春风,笑谈英雄往事,表达了自己淡泊洒脱的人生态度。哲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任它惊涛骇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把酒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9分)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注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注】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
6、,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C“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D“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DD项,“辅政尽忠”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
7、。故选D。(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解析仔细阅读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发现本诗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答题时,分别指出本诗与陶诗中的“乐琴书以消忧”通过“琴”“书”等意象各抒发了什么情感,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答案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
8、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吴城览古陈羽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注。馆娃宫怀古五绝(其一)皮日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注】馆娃宫: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宫以西施得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砚石山建造宫殿以
9、馆西施,吴人谓美女为娃,故曰馆娃。(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陈诗首句点名“旧国”,照应诗题“览古”,并营造冷清空寂的氛围。B陈诗第二句承上启下,既承上文“水烟空”,又引出后文“年年先发”的感慨。C陈诗第三句描绘今日此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表达对春色的喜爱。D皮诗首句,从侧面着笔,一个罗縠轻飘、芳香四溢的倩影便跃然纸上。CC项,“表达对春色的喜爱”错误,此处以景之盛来反衬人事之衰,让人生发昔盛今衰之感,表达对西施的怜悯之情。(2)结合标题,说说两首怀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6分)解析解答本题,可结合标题进行思考。吴城览古,一个“览”字,说明诗歌中要借“览”景来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