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达标练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0175
  • 上传时间:2025-10-29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40.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达标练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022 202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兰亭集序【课内文本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

    2、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或因寄所托因:随着B暂得于己暂:一时C群贤毕至毕:全D向之所欣向:向往【解析】向:过去,以前。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B暮春,春天

    3、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四月。古代孟春为春天的第一个月,仲春为春天的第二个月,暮春为春天的第三个月。C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于三月第一个巳日(上巳日)欢聚水滨,歌舞娱神,祈祷幸福,消除“妖邪”。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许多文人名士借此机会,歌舞欢宴,游春享乐。禊,祭祀的礼节。D彭殇,生命的长短。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解析】暮春为农历三月。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C

    4、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解析】B项,“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作者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他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可见作者在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着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故选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译文:_(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_(2)故列叙时人,录其所

    5、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文:_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抄录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_5“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请简要说明。答:_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都是人生的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_【文言基础知识】语言建构与运用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若合一契(符契) 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清流激湍(急流的水)B畅叙幽情

    6、(深远)人之相与(交往)崇山峻岭(高)暂得于己(一时)C感慨系之(连接)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生命的尽头)向之所欣(过去,以前)D喻之于怀(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列叙时人(一个一个地)【解析】 A项,“修”应为“长、高”;C项,“化”应为“自然”;D项,“喻”应为“明白”。7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A和相同,和也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也不同。【解析】 以:把,介词;以:能够;以:因为,介词;以,用来,连词。8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7、A悟言一室之内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解析】A“悟”同“晤”,面对。B“趣”同“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 A项,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B项,感慨,古今意义相同,均为有所感触而慨叹。C项,俯仰,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D项,其次,古义:曲水旁边;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A

    8、群贤毕至 B齐彭殇为妄作C少长咸集D死生亦大矣【解析】 B项,“齐”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11下面对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A仰观宇宙之大(定语后置句)B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C死生亦大矣(宾语前置句)D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解析】C项是判断句。12下列各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此地/有/崇山峻岭C不知/老之将至D足以/极视听之娱【解析】A项,“夫人”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应该与主语“人”分开使用,改为“夫/人之相与”。【名篇名句默写】文化传承与积累13补写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此地有崇山

    9、峻岭_,_茂林修竹_,_又有清流激湍_,_映带左右_。” 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天朗气清_,_惠风和畅_”。(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表达深远高雅的情思的句子是“_引以为流觞曲水_,_列坐其次_。_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一觞一咏_,_亦足以畅叙幽情_”。(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_仰观宇宙之大_,_俯察品类之盛_,_所以游目骋怀_,_足以极视听之娱_,_信可乐也_。”(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0、。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夫人之相与_,_俯仰一世_。”(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_或取诸怀抱_,_悟言一室之内_;_或因寄所托_,_放浪形骸之外_。”(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_当其欣于所遇_,_暂得于己_,_快然自足_,_不知老之将至_。”(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向之所欣_,_俯仰之间_,_已为陈迹_,_犹不能不以之兴怀_。”(8)针对魏晋

    11、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齐彭殇为妄作_。”(9)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_暮春之初_,_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_,_修禊事也_。”(10)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_群贤毕至_,_少长咸集_”。各路英才,老少皆有。(11)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_及其所之既倦_,_情随事迁_,_感慨系之矣_。”(12)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

    12、亭集序中所写:“_况修短随化_,_终期于尽_!”(13)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每览昔人兴感之由_,_若合一契_,_未尝不临文嗟悼_,_不能喻之于怀_。”(14)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_虽世殊事异_,_所以兴怀_,_其致一也_”。【语言文字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10下面文段有三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各位社友,大家好!能当选为书法社社长,我感到非常荣幸,这要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受家严家慈的影响,从小喜爱书法。从小学起,本人就参加各类书法比赛并多次获奖,可

    13、说是书法底蕴深厚。今天被选为社长,我一定恪尽职守,充分发挥我的专长,为大家服务。你们也要听从我的安排,一起把书法社发扬光大!谢谢大家。答:_“家严家慈”不得体,要改为“父母”。“书法底蕴深厚”不得体,要改为“书法爱好者”。“你们也要听从我的安排”不得体,要改为“希望你们能支持我”。_【解析】文段是新当选的书法社社长对社员的简短演说,因此在分析语用得体时要注意对象、场合以及表达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家严家慈”一般用于正式场合,改为“父母”;“书法底蕴深厚”,带有夸赞褒扬的意味,一般不用于自己,可改为“书法爱好者”;“你们也要听从我的安排”,语气强硬,不符合社团中成员相互平等的语境,可改为“希望你们

    14、能支持我”。据此组织答案即可。11有甲乙两个人,分别身兼两职,两个人的四种职业是教师、警察、书法家和作家,同时还知道以下事实:书法家到北京办书法展览前,甲约好了几位好朋友为他饯行。书法家曾跟教师讨论过书法创作技巧,要“笔法、结字法、章法兼顾”;教师的妻子是作家的亲姐姐,她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刘欢的歌曲。请你推断他们两人各自的职业。甲:_教师警察_乙:_书法家作家_【解析】从“书法家曾跟教师讨论过书法创作技巧”推断出教师和书法家不是同一个人,从“教师的妻子是作家的亲姐姐”可以推断出教师和作家不是同一个人,那么,教师和警察应是同一个人。由“教师和警察是同一个人”,可推断出书法家和作家是同一个人。甲为

    15、书法家饯行,可见甲为“教师和警察”,乙为“书法家和作家”。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内文本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

    16、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

    17、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感吾生之行休 行:将要B景翳翳以将入景:景色C乃瞻衡宇瞻:看见D审容膝之易安审:深知【解析】“景”,日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此处即王、侯之意。B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因处秋季之中,故称。 古

    18、代以孟、仲、季依次称每个季节的第一、第二、第三个月。C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x)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友人来往。后人以“三径”代指隐士所居。D帝乡,天帝所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所谓仙境。【解析】文中诸侯指的是地方大吏。3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B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如果不是“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他是绝对不会去做彭泽令的。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

    19、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解析】此理由不成立。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译文:_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_(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译文:_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_5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有哪些,请在文章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分析一下。答:_田园将芜胡不归:归隐收拾田园;既自以心为

    20、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隐田园是因为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所以辞官归家;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_【文言基础知识】语言建构与运用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田园将芜胡不归 芜:田地荒废B奚惆怅而独悲奚:何,为什么C悟已往之不谏谏:回忆,回顾D知来者之可追追:补救【解析】谏:挽回。7下列加点的“以”与“木欣欣以向荣”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B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C公田之利,足以为酒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解析】A项,以:让,使,动词。B项,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性词语,表示并列关系。C项

    21、,以:用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连接两个动词性词语,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结果。D项,“策扶老以流憩”与“木欣欣以向荣”两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相当于“而”,连词,连接动词及其状语,表修饰。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D)A悦亲戚之情话B将有事于西畴C既窈窕以寻壑D善万物之得时【解析】A项,“亲戚”,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B项,“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农事;今义是泛指,范围扩大。C项,“窈窕”,古义指幽深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A)A策扶老以流憩或棹孤舟

    22、B善万物之得时眄庭柯以怡颜C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D悦亲戚之情话携幼入室【解析】A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C项,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D项,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10下列各句中,不是介词结构后置的一项是(D)A将有事于西畴B问征夫以前路C农人告余以春及D时矫首而遐观【解析】A项,介词结构“于西畴”放在名词作动词的“有事”的后面,作补语。介词“于”相当于“到”。B项,介词结构“以前路”放在动词“问”的后面作补语。介词“以”相当于“用”“把”。C项,介词结构“以春及”放在动词“告”的后面作补语。介词“以”相当于“用”“把”。11下列各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D

    23、)A情在骏奔B僮仆欢迎,稚子候门C寓形宇内复几时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解析】A项,省略主语“余”。B项,“候门”,应是“候于门”,省略介词“于”。C项,“寓形宇内”,应是“寓形于宇内”,省略介词“于”。【名篇名句默写】文化传承与积累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描写初回到家时看到的情景的两句诗是“_三径就荒_,_松菊犹存_”,所蕴含的感情相当丰富,有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有恨自己不早归来的感叹。(2)“已矣乎!_寓形宇内复几时_,_曷不委心任去留_”这是作者抒发感慨,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对丑恶现实的谴责和抗议。(3)作者最后以“_聊乘化以归尽_,_乐夫天命复奚疑_ ”二句作为结

    24、语,点出全篇主旨,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4)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是:“_悦亲戚之情话_,_乐琴书以消忧_。”(5) 表现作者归家的急切心情的是:“_问征夫以前路_,_恨晨光之熹微_。”(6) 表示要顺遂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的是:“_聊乘化以归尽_,_乐夫天命复奚疑_?”(7) 写初见家门时欢欣雀跃之态的是:“_乃瞻衡宇_,_载欣载奔_。”(8) 写作者饮酒之乐的是:“_引壶觞以自酌_,_眄庭柯以怡颜_。”(9) 用比喻表现作者出仕本属无心,对官场仕途十分厌倦的是:“_云无心以出岫_,_鸟倦飞而知还_。”(10)写作者归隐后登高舒啸临水赋诗的是:“_登东

    25、皋以舒啸_,_临清流而赋诗_。”(11)写农事之暇登山泛溪,寻幽探胜的是:“_既窈窕以寻壑_,_亦崎岖而经丘_。”(12)写作者躬耕田园的是:“_农人告余以春及_,_将有事于西畴_。”(13)表现作者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是:“_富贵非吾愿_,_帝乡不可期_。”【语言文字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13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读书人所需要警惕的是,只把做官当作了读书的目的,_。读书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对一个人精神情怀的陶冶与涵养,在于帮助一个人获得高尚的品格、卓越的识见,以及因为对自然社会的洞悉了解而养成的既有所敬畏又无所挂碍的智慧与勇气

    26、。书读得好不好,理解得对不对,_。如果把读书与实践加以割裂,那么既是对学习资源的一种浪费,_。答:_就扭曲了读书的价值都需要“实践”来查收与验证又容易使读书人变得眼高手低_【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试题要求,依据试题要求对照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还要做到题干规定的四点要求。14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表达简明流畅,不超过65个字。在陶诗中,最常用的形象有松树、菊花、鸟。松和菊都是耐寒的植物,它们能够抵抗风霜,保持自己的品格。一般说起来,陶渊明在用这两个意象时,它们象征的含义是比较固定的。但陶渊明在用鸟的形象时却与此不同:他说,“久在樊笼里”,那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不自由的鸟,它被世界上很多事情约束、限制;他说,“望云惭高鸟”,那是一只高飞的代表自由的鸟,它不受人世间种种事情的限制约束;他说,“飞鸟相与还”,那是一只找到归宿的鸟,正在飞回巢中。而且,陶渊明所用的鸟的形象到底是哪一种鸟?是燕子、喜鹊,还是乌鸦、麻雀?他都没有说。那是一种普遍的、概念中的鸟,而不是现实中特定的某一只鸟。这也是陶诗中鸟的形象的一个特色。答:_陶诗中最常用的形象有松树、菊花、鸟。松菊形象的含义是比较固定。鸟形象的含义是不固定的。鸟是一种普通的、概念中的形象。_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0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达标练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017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