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21.黔之驴》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黔之驴
- 资源描述:
-
1、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21.黔之驴导学案 语文版一、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 2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并翻译课文。 3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神态、动作描写。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及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 2.难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三、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1.黔之驴选自_,作者_,字_。_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在_、_等省的部分地区。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相对的文体。唐朝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二)相关链接:什么是寓言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简洁锋利。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三)对照课文注解和工具书学习黔之驴: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黔无驴()好事者() 庞然大物() 远遁()窥之() 稍近益狎( ) 跳踉()以为且噬己也()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庞然大物( ) 憖憖然( ) 虎大骇( ) 益习其声( ) 驴不胜怒( )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 技止此耳() 好事者( )荡倚冲冒( )3.解释下列字词: 一词多义: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 (1)以为 以为且噬己也 ( )
3、慭慭然 ,莫相知。 ( ) (2 )然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因跳踉大 ( )(3)因 虎因喜( ) 放之山下。( )虎见之 。( ) 蔽林间窥之。( ) 之 稍出近之。 ( ) 然往来视之。 ( ) 蹄之。 ( ) 计之 。( ) 4.古今异义 古义:( ) 古义:( )(1) 乃去 (2)以为神 今义: ( ) 今义:( ) 5、通假字 技止此耳: ,( )6、文言句式。(省略句或倒装句)(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以为神。( )(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4)慭慭然 ,莫相知。( )、翻译句子。()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译: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