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推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预习学案: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校推荐 名校推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预习学案:归去来兮辞 并序 名校 推荐 山西省 忻州市 第一 学人 高中语文 必修 预习 归去来兮
- 资源描述:
-
1、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疏通字词句,把握文意,掌握下列字词,培养积累整合的能力。五个疑问代词:胡、奚、曷、焉、何;文言实词:自给、资、矫厉、怅然、稔、寻;谏、樽、觞、眄、庭、柯、怡颜、审、容膝、策、矫、景、翳翳、盘桓、窈窕、行休、遑遑、委、怀、皋、聊、乘化;文言虚词:以、之;积累四字词语:口腹自役、心为形役。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和作者的感情脉络,训练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3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并对其归隐避世思想做出评价,训练培养鉴赏评价的能力。4感受平淡自然、清远潇洒的文风,背诵全文。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文意。以诵读为主线,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和作者感情脉络。2
2、诵读感知,思考质疑、讨论展示、引导点拨,理解作者鄙弃官场,心向田园的志趣并对其归隐避世思想做评价。3诵读,联系饮酒归园田居等作品,感受文风。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以提升人生境界,守卫心灵净土。2积累整合、鉴赏评价等能力是课标及高考要求、考查的能力,不容忽视。归去来兮辞并序(一)预习任务一、回顾作者基本知识陶渊明,东晋诗人,自号 ,世称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我国第一位 诗人。二、写作背景及阅读提示1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
3、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2陶渊明青少年时,受儒家思想教育,曾有“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非士族出身,因而很难有通过做官来伸展志向实现抱负的机会。3他“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有心做官,但又厌倦官场世俗条框的束缚,所以总处在“一心处两端”(出仕与归隐)的情状之中。他29岁开始入仕,从此13个年头,时官时隐,达3次,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165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