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第4单元 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第4单元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WORD版含解析 新教材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高中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单元 14 天文学 旷世
- 资源描述:
-
1、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安谧(m)槃(pn)滂沲(tu)周髀算经(b) 四(tu) 晷(gu)影(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模(2)重2语境辨析法(1)上校(xio)到校(jio)场找人校(jio)对材料。(2)据史书记载(z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i)歌载(zi)舞。二、写对字形(1) (2)(3) (4)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逐渐逐步“逐步”侧重于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有计划的努力。“逐渐”则只用于事物的变化。2明确词义(1)波澜起伏: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后多指文艺作品情节曲折。(2)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3)旷日持
2、久:多费时日,拖得很久。(4)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5)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6)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7)赫赫有名:形容声名非常显赫。(8)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运用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1)南北朝时,南朝的梁武帝偏爱盖天说,曾集合群臣,公开宣讲盖天说。对于他的主张,天文学家中不以为意者大有人在,但梁武帝并未采用暴力手段迫害那些不相信盖天说者。(2)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浑盖之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贯穿于这个时期中国天
3、文学的发展过程之中,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例如,被后人奉为中国古代历法的圭臬(gu ni)的太初历,是浑盖之争的直接产物;又如,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小儿辩日”问题,在浑盖之争过程中得到了合理的解答。改正:_答案(1)不以为意不以为然(2)穿串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从对科学发展的作用来说,该学说只是一种初级的宇宙理论,它_,_,_,一句话,_,这决定了它在天文学界必然要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没有与数学结合A BC DB根据句式特点,三个“不能”句要连在一
4、起,故选B。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 改正:_答案“关键在于其符合实际情况”与“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一面不能和两面搭配,应改为“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资料链接关增建,1956年生,科学史博士,1984年入中国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师从李志超、钱临照教授。毕业后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同年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调入上海交大,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关
5、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文本鉴赏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介绍了我国天文学史上著名的浑盖之争,分析了这场论争的影响、意义、特点及其所体现的科学原则,表达了对古人的智慧和探究精神的赞美之情。_答案盖天说浑盖之争秉持的原则任务一概括文本内容要点1请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
6、过程。_答案西汉扬雄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做了批驳。其中盖天说认为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因为太阳太高了,人产生了错觉。对此,扬雄做了实验,到高山顶上取一水平面,验证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往上传播的,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王充认为,太阳从水中出入这是不可思议的。对此,浑天说者的态度是,只要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太阳是从地平线下升起,又落到地平线下,它即使出入于水中又何妨?何承天对太阳在水中出没的问题辩解说:太阳入水把水烤干,是百川之水的入注,才得以补充。葛洪认为按照盖天说的观点,太阳落山时应该呈现“竖破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59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