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作业:第15课 (二)答司马谏议书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作业:第15课 二答司马谏议书 WORD版含解析 新教材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 下册 课时 作业 15 司马 谏议书
- 资源描述:
-
1、(二)答司马谏议书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语言建构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及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即使)欲强聒(u)于反复不宜(应该)卤莽B士大夫多以不恤(x)国事度(du)义而后动C辟邪说(不正确的言论),难壬人则众何为不汹汹(xn)然D盘庚之迁,胥(x)怨者民也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窃(私下)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B冀(希望)君实或见恕也C胥(都)怨者民也D辟(避开)邪说,难壬人3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某启:昨日蒙教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B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C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邹忌修八尺有余
2、D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于反复不宜卤莽 B则固前知其如此也C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D不任区区向往之至5下列对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冀君实或见恕也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 D不同相同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而议事每不合 而某不量敌之众寡B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C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则非某之所敢知D故今具道所以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C得复见将军于
3、此D所操之术多异故也8下列句子全都属于文中所述的人们对变法的反应的一项是()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怨诽之多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A BC D9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致(招致)天下怨谤也B某则以谓(认为)受命于人主C举(列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D非特(仅仅)朝廷士大夫而已10下面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译文:私下认为与您交往深厚密切也有很长时间了,但是在处理问题上意见总不一致,是因为所持的方法不同的缘故。B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译
4、文:现在您责备我的,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事,招致下面的怨恨和指责。C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译文:盘庚迁都殷地,遭受人们的埋怨,并不特别是朝廷的士大夫埋怨他。D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译文:如果说现在一律不做事,遵守祖宗的陈规旧法,不加更改,那我就不敢领教了。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思维发展与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答段缝书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怪某无文字规巩,见谓有党。果哉,足下之言也? 巩固不然
5、。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父亦爱之甚,尝曰:“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此某之所见也。若足下所闻,非某之所见也。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顾不可以书传也。事固有迹,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诛焉,则谁不可诛耶?巩之迹固然耶?然巩为人弟,于此不得无过。但在京师时,未深接之,还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尝以此规之也。巩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此则还江南时尝规之矣。巩闻之,辄矍然。凡巩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过,亦如前之云而已,岂不得为贤者哉? 天下愚者众而
6、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挟忌怨之心,则无之焉而不谤,君子之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者尤甚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凡道巩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过于听者也。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过于听者之言,县断贤者之是非,甚不然也。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孟子曰:“国人皆曰可杀,未可也,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孔、孟所以为孔、孟者,为其善自守,不惑于众人也。如惑于众人,亦众人耳,乌在其为孔、孟也。足下姑自重,毋轻议巩!(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之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
7、者尤甚/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B君子之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者尤甚/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C君子之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者尤甚/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D君子之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者尤甚/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师”,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近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B“足下”,古代下称上的敬词,不能用于同辈相称。C“某”,第一人称代词,用来代替自己或自己的
8、名字。“朕”在先秦时代也是第一人称代词。D“铢”,古代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称为“铢”,一两的四分之一称为“锱”。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钦佩和敬重曾巩的才学,与他结交做了朋友,但他也承认曾巩有不足之处,认为曾巩过于苛严,以致在家里,亲友都害怕他。B王安石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曾巩作为兄弟不可能没有一点儿过失,但瑕不掩瑜,曾巩仍然可称是贤明之人。C贤明的人多被攻击,因为愚昧的人嫉妒甚至仇视贤明的人,贤明的人又不和愚昧的人同流合污,这样愚昧之人就带着妒忌和怨恨之心造谣,攻击贤明的人。D王安石以先贤孔子和孟子不轻信他人的评价为例,说明考察真伪再
9、做论断的重要性,并且以此来告诫段缝不要随便议论曾巩,也借给段缝的这封书信表达了对嫉妒贤者,诽谤贤者的不良风气的不满。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译文:(2)孔、孟所以为孔、孟者,为其善自守,不惑于众人也。译文: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驳斥“侵官”之说的三句“,”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使“侵官”之说不攻自破。(2)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以“,”两句说明变法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驳斥“生事”之说。(3)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中“,”两句对保守思想所浸染的一股强大的社会
10、政治势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怨诽”的来历。(4)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用“,”两句表明确认自己做得是对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后悔的必要。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的神童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 受虚荣心、名利心等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选秀比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处于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的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
11、占两成,只有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对于少年儿童的培养教育,一些家长正走在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那么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反复上演。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快马加鞭凤毛麟角背道而驰璀璨夺目B揠苗助长凤毛麟角南辕北辙光彩照人C揠苗助长屈指可数南辕北辙璀璨夺目D快马加鞭屈指可数背道而驰光彩照
12、人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C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把孩
13、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篇文章写得生动不生动,。最重要的是,作者对于所写的事物要有深刻的认识。有了这一点,文章无论是义正词严,还是轻松活泼,都会使人体会到内在的思想威力。这是文章生动的基础。没有这一点,仅仅在文字上变花样,。但是,仅仅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14、还不够,写文章就是要把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在这个表达过程中,文章写得生动不生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这一方面说,生动的文章就是富有想象力的文章。5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尊贵的各位游客: 据景区办公室了解到,截至今日,本景区国庆黄金周(10月1日到10月7日)各天的门票预订均已超过3万张以上。鉴于本景区最大承载量为3.1万人次/天,依据旅游法的相关规定,景区即日起不再接受门票预订,并请有意前来本景区的游客避开黄金周高峰期,另行安排旅游时间。我们非常理解广大游客们对本景区风景名胜的仰慕之情,作此决定,我们深表歉意,希望大家予以合作。 特此公告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2019年
15、9月15日答:6毕业前夕,某班要举办“话别老师送对联”活动,请你参照示例,任选两联补充完整,赠送给相应学科老师。要求富有文采,体现学科特点。示例写给政治老师:上联:喜谈唯物论,实际客观看事物;下联:善用辩证法,联系发展解问题。(1)送给语文老师:上联: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下联:。上联:;下联:朝花夕拾,细品秋月春风。(2)送给数学老师:上联:岁月印痕,都含加减乘除里; 下联:。上联:; 下联:精测算,巧解世间方程。7阅读下面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六朝古都建康的变迁。要求:不超过50个字。 公元589年,隋灭了陈,统一全国。隋文帝下令将六朝古都建康(今南京)的城邑和宫殿全部毁掉,改为耕地,
16、以免被人占领继续称帝。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又将建康、同夏、秣陵三县并入江宁,废临沂、丹阳、湖熟三县,属地也并入江宁,建康被降到了一般州县的地位。此时的王谢显族早已败落,秦淮河也失去了往昔的流光溢彩。不久,隋为唐所灭,连年的战乱把六朝的古迹摧毁得所剩无几,原本繁华的都城满目疮痍,到处是断垣残瓦的景象。乌衣巷的高府华第遍地野草,焦土昏鸦,一片荒凉。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 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
17、,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
18、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后数岁,卒官,时年六十。赠冀、定、青、瀛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书梁彦光传)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B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75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